近年来,“恶意投诉全额退保代理(以下简称“代理退保”)呈现高发态势,投保人通过第三方代理退保机构或者人员,通过恶意投诉全额退保达到拼抢业务目的或牟取不法利益,严重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面临错失原有保险合同的风险保障,再投保时将面临保费增加、重新计算等待期等情况,甚至有可能被拒保等风险。另外,“代理退保”的组织及人员向消费者牟取高额费用,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妨碍正常的保险经营秩序。 在“退保取证”过程中,“代理退保”人员与客户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收取定金,甚至收取身份证件/保单/银行卡作为抵押,客户担心定金损失及遭受更大的损失,保险公司较难事终和解。因客户个人信息被掌握,甚至有部分客户拒绝“代理退保”后,受到人身威胁。钓鱼取证“代理退保”人员用话术引导被诉人或保险公司其他人员(如:再分配业务员、内勤人员等)做出不利的陈述,并利用电话录音、微信截屏、拍照的钓鱼取证。一旦保险公司被用钓鱼手段取得不利材料或歪曲事实,“代理退保”组织则怂恿客户提出不合理诉求,因此较难达成公平一致的解决方案。这些“代理退保”人员所采取的投诉内容模板化,投诉理由专业化,书面模板和电话模板并行,通过钓鱼取证、伪造证据、污蔑手段向监管举报或者投诉,要求监管调查并要求公开调查结果,并利用行政复议等政策,倒逼监管向保险公司施压。“代理退保”组织向客户收取全额保费的退保获利30%~60%不等的手续费,利益巨大,一旦满足投诉诉求,“成功案例”被迅速转发宣传,公司退款短信等作为成功案例招揽业务。某地甚至出现过“代理退保组织通过持续骚扰电话、客户家门口贴大字报、居住地附近蹲点拦截恐吓等极端手段向客户索要手续费的案例。 金融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建议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进行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双重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