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监管层针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连续发声。《证券日报》记者据证监会网站梳理,今年以来截至5月14日,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共发布51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13张涉及内幕交易,18张涉及信披违规,3张涉及财务造假。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查,侧面反映出我国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度日益提升。从近两个月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会议看,4月7日金融委会议提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并首次提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的表述,在随后的金融委第二十六次、第二十八次会议中,对资本市场投资者利益、市场纪律均增强关注,有助于在中长期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卞永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首先,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加大对造假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可以让更多资源流向优良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有利于提高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目的就是蒙骗投资者并推高股价。通过加大对此类公司的打击力度,能够给投资者及时提示,使其将资金投入到业绩优良的企业,达到提高财产性收益的目的。另外,打击造假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会增加投资者信心,对于吸引长线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从而改善投资者结构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监管层集中力量查办康得新、康美药业等一批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案件,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具体来看,对于康得新财务造假案件,证监会曾表示,康得新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已经向涉案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拟对康得新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做出顶格处罚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同时,认定该公司2015年至2018年连续4年净利润实际为负,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邮证券首席研究官、董事总经理尚震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直接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运营秩序,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发挥决定性作用,导致资产价格失真和资源错配,无法起到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属于监管严厉打击的领域。“零容忍”违法违规行为,净化资本市场环境,维持资本市场秩序,是新时期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底线,体现了监管层肩负的历史使命。 谈及今年监管层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卞永祖表示,要加快研究新形势下的资本市场发展策略,完善监管流程,利用科技监管。此外,促进中介机构发展,发挥其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示,避免发生大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 陈雳表示,首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监管将继续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同时,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也提出,要“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预计后续监管会加强对债市环境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