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一大早,兴安盟检察分院扶贫干部高峰,受办案人员委托来到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浩力宝嘎查哈斯布和家回访。哈斯布和从大院外就拉住高峰的手,一路领进家门。 进家未落座,老伴罗花拉就指着墙上贴的奖状告诉高峰:“读初中的孙女包红梅已从悲伤情绪中走出,学习有了很大进步。”生活好了,孙子、孙女健康成长,罗花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7年前,哈斯布和的儿子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由于该路段没有监控,也未查找到目击者,且事故现场痕迹模糊,使这一案成为悬而未决的陈年旧案。重负之下儿媳又撇下多灾多病的老两口和一双年幼儿女改嫁。 前置延伸信息员在驻村走访中了解到他家情况后,及时将信息传送到“兴安盟检察分院司法救助双向延伸”信息平台。经过查阅案卷、实地调查,检察院最终确定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对他家实施精细化司法救助,提供4万元救助金。那么,这样因案致贫的家庭,在得到政策扶持后,更需要一份持续性的保障,如何让有限的救助金产生持续性效能?最终,经与扶贫部门对接和商议,兴安盟检察分院确立了司法救助对接脱贫攻坚的精细化救助体系,在保证本金不流失的前提下,将司法救助金投入到当地乡村振兴合作社项目中,于每年3月、9月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收到返利,用于受助人春耕生产、孩子上学。“第一笔分红已经发给我们,一共2400元。疫情期间挣钱不容易,这钱管大用了!”哈斯布和说,特殊时期的这笔分红让他们倍感温暖和踏实。 “4万元钱也不少,但是买个二手车、喝几顿酒,说没就没了。入股合作社,让钱生钱,能让司法救助金发挥最大作用。”办案检察官说。为此,兴安盟检察分院专门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与民政、教育、团委等部门会商,给两个孩子减免学费、伙食费,让他们安心读书无后顾之忧。 40亩地包给别人种,每年能得4000元租金;低保一年有7000多元;合作社的盈利分红每年4800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村里代交;每年再卖几头牛……67岁的哈斯布和一边算着账,一边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 在浩力宝嘎查,像哈斯布和这样沐浴司法救助“及时雨”的还有陈满全一家。2005年,陈满全因交通事故导致重度残疾。父亲多病,孙子刚满4岁,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虽然陈满全享受低保、残疾人补助等,但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日子还是很艰难,5万元司法救助金无异于雪中送炭。“其中一万元给了我做生活费,另外4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返利息。还是检察官们想得周到长远!”陈满全说。 劫后余生,陈满全感到十分庆幸。脱贫奔小康,陈满全体验到了幸福。他对记者说,“司法救助金是我的养老钱,少拖累儿女和老人,我心里也高兴。” 去年,陈满全一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全嘎查再无一个贫困户,嘎查副书记包佟柱代表嘎查向兴安盟检察分院赠送了3面锦旗。 2019年以来,兴安盟检察分院牵头,通过加大与扶贫办、民政局、教育、司法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动,创新实施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工作机制,确保了因案衍生的社会矛盾、社会隐患得到及时化解和排除。通过因案而异、因人施策,用活用实经济救助、教育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及法律援助、爱心疏导等各类救助手段,为被救助人提供切实、精准、实效性强的精细化救助。不仅传递了检察机关的执法温情,也解除了群众疾苦,让他们走出困境。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通过盟、旗县市、苏木乡镇三级信息联动,“无死角”筛查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做细做实“检察+”多元服务模式,适时开展精细化救助与案后治理,让因案致贫、致困、思想偏执、仇视社会等易出现社会治安隐患的人员得到救助,并获得极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