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来到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一瞬间就被这座城市吸引。蓝天白云,凉爽宜人,放眼望去满目皆绿。 “那片绿色的山坡就是北露天煤矿。”同行的霍林郭勒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姜雪婷介绍说,顺着方向,在浓绿浅绿层叠的山坡上,记者看到了熟悉而醒目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红色标语。说熟悉,是因为2019年5月,记者曾造访过这里。 “变了,变了!”一下车,记者忍不住惊呼起来。去年初夏,工人种植幼苗的情景、土黄色为主色调的矿山排土场还留存在记忆里。今天,在北露天煤矿矿山生态复垦建设项目现场,迎面吹来阵阵微风,脚下的山坡是高度近膝的苜蓿,远处的排土场也裹上了一层层绿色的外衣。如今的北露天煤矿,清爽宁静、自然有序,一派田园风光:苜蓿、羊草、草木樨等形式多样的草本植物长势正旺,沙棘、樟子松等多年生灌木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鲜花惊艳了这个夏天。 “这是科学有效实施修复治理工程的成果。作为毗邻市区的露天矿山企业,留给子孙后代长相伴的绿水青山,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北露天煤矿总工程师王海颇有感慨地说。 王海介绍,霍林郭勒市地处高寒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开展之初,聘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跟踪设计指导生态修复工作。 2018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来到霍林河露天煤矿,对排土场及周边植被进行调研,选取150多个土壤和植物的样本,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按照“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原则,在2018年秋季完成覆土、整形工作,部分地块栽植8种草木固土蓄水、改良土壤。2019年春天,种植了10余种草木,使矿区自然生态系统达到“自维持,免维护”。 “为了应对霍林郭勒市的高寒和干旱,做好排土场的植被恢复治理工作,矿区内建设了供水系统工程、喷淋滴灌系统工程。”王海一边介绍,一边领着记者来到1020水平坡面治理区域。放眼望去,绿意盎然,花草摇曳。 “施工高峰期,施工的和义务参与劳动的每天能有300人。”王海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露天煤矿在坚实打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基础上,还主动提高工程标准,打造“花海”式景观路、1020水平景观式瞭望台,建设多功能温室实验区和排土场经济作物试验区。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168亩,投资1.26亿元。2020年,计划投入2656万元,完成修复治理1107亩。 目前,“花海”式景观路线项目全部完工,在土挡种花50亩,栽植樟子松3200棵。1020水平景观式瞭望台也修建完成,集木廊观景台、花池、木栈道、园艺景观于一体,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完工的还有枸杞种植试验区,累计栽植枸杞20400株,共计52亩。“将来,这个试验区既可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研究实践基地,也能作为游客休闲采摘的体验场所。”说到这里,王海无限憧憬,“多功能温室实验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项目正在招标中。” 北露天煤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是霍林郭勒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一个缩影。目前,霍林郭勒市所有矿山企业全力加大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步伐,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2020年,霍林郭勒市计划投入3.61亿元,完成绿化治理面积10779亩,其中,1.88亿元用于煤矿绿化治理,任务8360.5亩;1.73亿元用于无主矿山绿化治理,任务2418.5亩,彻底消除历史遗留的无主排土场、裸露山体、废弃采坑等问题,确保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同时,探索在北露天煤矿和城市周边区域建设2座3000平方米以上的“生态修复科技园”,开展气候土壤分析、植被品种驯化、幼苗秧苗培育、苗株移植试验等工作,为矿山修复、城市绿化提供优良植被品种和科学决策依据。 “跟过去比,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们要找到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告别时,王海的一番话令人振奋。看眼前,昔日的矿山已换新颜,草木蔓发,秀色可望。展未来,他们定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