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10日电(记者吴文诩)如今,“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电影”已经成为国人过年的“新节奏”。因为周期长、流量大、合家欢等原因,“春节档”正成为国产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的“春节档”,《流浪地球》等8部大片扎堆上映,题材多样,竞争激烈。然而,不同于业界所关注的整体收益未达预期、科幻电影实现突破等话题,对普通观众而言,今年“春节档”的普遍感受是“电影票变贵了”! 据猫眼数据统计,2019年2月5日正月初一,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14.39亿元(含服务费),共出票3189.9万张,其中超过91%属于网络出票,全国平均票价约为45.1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 “过年看个电影怎么这么贵,一家四口人要五百多元。”正月初二下午,正在北京某商场电影院兑换电影票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准备看16点半的《流浪地球》,140块钱一张票,其他场次也不便宜。”多位受访观众表示,今年“春节档”电影涨价明显,各种购票app上很难再买到便宜的电影票。 记者观察发现,此次票价上涨,三四线城市观众感受最为明显。“我家小县城平时28元,春节45元”“老家四线城市,一张2D电影票竟然要七八十”“坐标河南固始县,《疯狂的外星人》最贵68,便宜的也要56.9”……社交网络上,不少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春节档”电影票为何涨价?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票补”力度的减少是主要原因。春节期间,非一线城市人口大量回流,为当地电影院带来观影高峰。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小影城来说,平时上座率“惨淡”,出于盈利甚至生存考虑,在“春节档”涨价是必然选择。此外,尽管当前线上购票已成为主要购票方式,但今年片方投放的线上价格补贴力度大减,直接导致了票价上涨。 据了解,电影票变贵引发的不只是观众吐槽,也对整个“春节档”电影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据猫眼数据统计,尽管2月5日正月初一总票房刷新了国内单日票房纪录,但从2月6日正月初二起,票房下滑明显,6日总票房9.9亿元,比去年同期倒退近4000万元。在观影人数方面,相较于2018年正月初一3263万张的出票量,今年选择在大年初一去电影院的观众少了73.1万人,场均观影人次也从去年的约84人下降到约62人。 “看电影本是春节期间一件乐事,但远超平日水平的票价给人们添堵,会影响观影体验。在如今娱乐消费选择日趋多元、观众越来越难讨好的情况下,趁着观影高潮‘割韭菜’,有可能会透支消费者对于今后‘春节档’的期望。”四川成都一名影院管理人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