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反映出我国民生服务的供给和治理方面存在不少短板,相关金融服务还有较大改进空间。金融行业要直面“民生短板”,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地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第一,搞好民生金融服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民生服务的短板还有很多。金融服务连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金融行业要把服务民生作为务本之道,在弥补民生建设融资缺口、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搞好民生金融服务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此次疫情反映出民生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着许多的梗阻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之一,金融行业应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提高金融普惠性等方面,解决好影响民生服务供给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为民生事业发展增添动力。
第三,搞好民生金融服务是提高我国全球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国民素质是影响我国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其中卫生素质短板,为此次疫情快速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国民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涵养和培育,金融行业应通过加大对教育、卫生、科研等相关领域支持,解决融资难题与发展困境,为国民素质提升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保障。
第四,搞好民生金融服务是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金融牌照、政策利差等制度红利逐步消退,依靠传统金融业务很难有效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开放步伐加快等挑战,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民生类服务项目收入来源稳定、周期波动小、客群规模大的特点,把服务民生作为固本之计,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开拓民生金融服务蓝海。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金融行业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金融行业应“转变思维、练好内功、借力科技、防范风险”,用新理念、新举措,履行提升服务民生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转变思维,在“普惠化”与“细分化”上下功夫。“普惠化”就是要摒弃服务民生不挣钱的惯性思维,从主要为大企业、大客户服务,向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服务转变,深度挖掘小微客户、零售客户的金融需求,提高金融的普惠性,靠扩大服务规模取胜。“细分化”就是要针对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民生服务需求,在各大类民生服务项下继续细分潜在市场,将业务和产品拓展到因规模小、受众少而被忽略的领域和人群,主动下沉机构、下沉服务,靠专业服务能力取胜。
二是练好内功,在“多元化”与“综合化”上下功夫。“多元化”就是要加大金融产品与工具创新,针对不同阶段与类型的民生服务诉求,推出更多支持创业经营、消费升级、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金融产品。针对民生服务供给中的痛点,找准支点与杠杆,推出更多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养老储备保值增值、民生产业投融资等方面的金融工具。“综合化”就是通过加大服务模式的跨界整合创新,以客户为中心,推出更多惠民金融服务包、构建开放式民生金融生态、强化金融与民生产业的产融合作,实现“单一化”服务向“综合化”服务的转变,增强金融服务的催化剂作用,满足全方位、多元化民生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借力科技,在“便利化”与“智能化”上下功夫。“便利化”就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减少金融服务流程,让传统金融从“高大上”变得更加贴近民生、服务民生,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智能化”就是通过搭建全程智能、实时捕捉、持续调整、自我优化的数据平台,针对民生服务领域广泛、种类多样、综合性强的特点,提升民生金融服务产品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与协调能力,增强民生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安全性与高效性。
四是防范风险,在“体系化”与“精细化”上下功夫。“体系化”就是要构筑起以细分民生金融业务风控规则为基础,分类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扫清盲点、细化职能,实现从风险识别、评估到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全面提升民生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能力。“精细化”就是要从“分类施策”“一企一策”制度入手,从“广种薄收”向精准管控转变,对不同产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不同类型消费个人和客户群体量体裁衣,在民生金融服务产品的风险定价方面做到科学分类、差别化管理,既能有效满足民生金融服务的蓬勃需求,也能高度匹配民生金融服务项目的风险与收益,提高民生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的积极性、有效性与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