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路畅人安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急剧增长,人、车、路矛盾持续加大,公安交管部门面临着道路交通大发展、人车流大增长、安全隐患和风险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 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在公安部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公路安全与城市畅通并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治保障,推进协同共治,深化交管改革,强化科技应用,不断推进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畅通、防事故,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实现了由高发到有效遏制和减少再到持续保持平稳的可喜转变。 【完善机制】 形成较为完整的交通管理和法律法规体系 历史,常常凝炼成一次次选择。 1986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全国城乡道路交通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198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成立交通管理局,负责对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制定全国统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参与道路建设和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组织协调交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目前,各省、自治区公安厅和直辖市公安局均设立了交通警察总队,各地市设立了交通警察支队,县(区)设立了交通警察大队、下设中队,全国各级公安交通管理机构已经建立,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管理体系。 198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道路交通管理有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2004年至2014年,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确定的基本法律制度下,公安部门积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推动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技术标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汽车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部高度重视交通管理的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标准支撑、法治保障,先后制订、修订6部配套规章、5部工作规范、51个技术标准,提请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推动增设危险驾驶罪,先后将醉酒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员超速,违反危化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化品、危及公共安全的,纳入刑法打击范围;出台“史上最严交规”,严格驾驶证考试和记分措施,实行驾驶证降级制度,增强法律震慑惩戒效果。 谋远先需强基,拔本才能塞源。公安交管工作实现久久为功,须对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优化。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体,以地方性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为补充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理交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化改革】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民意是公安交管工作的“风向标”。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部多次出台便民利民举措,其中多项举措涉及交通管理与服务。 2003年底,公安部推出放宽申请驾驶条件,简化驾驶证补领、异地申领手续,向农村和车辆交易市场延伸办理车辆牌证窗口、实行所有车辆号牌由电脑公开选取等17项交通管理工作便民措施。 2007年5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推出定期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当事人通报办案进展情况,允许具备条件的汽车销售商、二手车交易市场代办机动车牌证,机动车自选号牌由2个号码选1个增加为5个选1个等16项措施。 2008年10月,公安部修订《机动车登记规定》,推出22项服务群众措施。 2009年1月,公安部修订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推出公开证据、事故快处快赔等12项便民利民措施。 2009年5月,公安部推出交通管理服务群众10项措施,提出在车辆管理所实行“一窗式”综合服务,定期组织民警下乡为农民集中办理摩托车登记、检验及驾驶证申领业务等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交管部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围绕深化公安改革部署,先后推出车检、驾考、跨省异地缴纳罚款、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动车号牌管理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改革新举措,车检排队、驾考积压、罚款缴纳不方便、轻微事故处理赔偿不便捷等问题基本解决,异地购车、上牌、检验和驾驶证考试、审验、补换证等业务全部实现。 2015年,公安部交管局开始在全国构建面向公众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使用全国统一的服务号“12123”,通过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多项在线服务,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公安交管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实践;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18年6月27日,公安部在浙江宁波召开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现场推进会,对公安交管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进行专题部署。9月1日,“申请材料四个减免”、“一证即办”、“一窗通办”、跨省异地检车等便民利民举措正式落地,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在全国全面启动推行。截至目前,公安交管改革已惠及6亿余人次,互联网平台用户达2.23亿,为群众减免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1.54亿份,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系列改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给广大驾驶人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防并重】 全力遏制交通事故,传播文明守法理念 1978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分别为159万辆、192万人。2018年10月,这个数字达到了3.24亿辆、4.05亿人。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汽车增速、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为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不断强化路面管控,对交通违法行为和重点车辆保持严管态势。针对阶段性重点任务和突出风险隐患,部署开展全国统一行动、区域联合行动,严管严查重点车辆和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货车超限超载常态化联合执法,淘汰不合规车辆运输车;会同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开公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并与信用挂钩,实施联合惩戒。 治标的同时更要治本,源头预防不可或缺。公安部配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道路客运安全年”和“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协调推动多部门对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全部安装紧急切断装置,停止审批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班线;持续开展隐患“清零”行动,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显著提升。 为强化薄弱环节、补齐农村交管工作短板,公安部交管局大力推动农村“两站”“两员”(乡镇交管站、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建设,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高发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守法出行意识,是打造平安畅通交通环境的重要途径。 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2012年以来,公安部联合多部门分别以“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连续开展宣传活动,对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全民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为切实增强人民福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为发挥新媒体在交通安全宣传方面的作用,公安部交管局分别于2011年11月30日、2014年2月14日开通“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目前“粉丝”量分别为530万、105万。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微博平台共有交警账号5000余个,微信平台有交警账号4000余个,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公安交管部门开展沟通交流、传播交通安全常识的重要阵地。 公安交管部门还借助“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交通行为,“人人关注交通安全”的氛围逐渐形成。 【科技强警】 打击违法更精准,城市道路更畅通 改革开放以来,从手动控制信号灯到“绿波带”和“可变车道”,从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小型局域网到多种高科技渠道高效办理业务,从交警步行巡逻执法到“电子眼”、测速设备、自动抓拍设备的应用,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交通管理工作应时而动、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以来,随着科技应用水平越来越高,以“互联网+”、大数据、车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交通行为和交通方式,也提供了更多解决安全畅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公安部党委“四项建设”总体部署,以大数据为重点,统筹规划交管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以交通管理综合应用、互联网服务、集成指挥、大数据研判“四大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架构体系,建立了内网外网全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全新应用格局。据统计,公安交管综合应用平台年均办理业务9亿笔,集成指挥平台日均下达违法嫌疑车辆预警信息10万条,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日均提供数据碰撞核查2000万次,为执法办案、打击犯罪、服务群众、队伍管理等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通过“四大平台”,各地交管部门积极构建情报研判主导、高效扁平指挥、精准机动勤务、实时监督监管“情指勤督”“四位一体”的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勤务机制,精心打造交通监控系统发现预警、集成指挥平台调度指挥、交警执法站拦截检查“三位一体”的新型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机制,推动道路交通管理勤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科技推陈,穿越时空,凝聚力量;机制出新,改变历史,昭示未来。 近年来,我国各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当前全国有60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有26个城市超过200万辆,有8个城市超过300万辆。深化交通管理科技智能化应用,已成为各地交管部门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能力、提升专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 同时,公安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联合中央文明办、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大力实施城市道路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各地交管部门积极适应新时代城市交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新要求,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无人机、人脸识别、二次识别、AI等新手段,创新驱动引领,深化拓展提升,积极构建“数据研判+秩序管控+信号控制+交通优化+信息便民+N”的现代城市交通治理警务机制改革升级版,强化对路面交通违法、拥堵、重点车辆的动态监测预警,科学研判、调控路网交通流和信号灯配时,增强扁平化指挥和应急处置的作战实效,探索打造了诸多智能管控、科学管理的示范样板。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已经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导航仪”。向科技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迈上了科技强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