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今年30多岁了,由于一直忙于学业、事业,把婚恋一事耽误了。他个人条件很优秀,亲戚、朋友也张罗着为他介绍对象。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相亲,没想到女方初次见面就详细询问他的家庭、个人经济情况等问题,并且能明显看出女方对他不够满意。这个过程让陈锋感到很不舒服,向介绍人反馈后,介绍人却认为这很正常。陈锋心中对感情的期待不是这样物质化的,他感到自己如同一件“商品”被人挑选。 陈锋的经历其实反映了当今“中国式相亲”的普遍情况:1.物化感情:将相亲对象的物质基础、条件排在第一位,甚至还没见面就诸多挑剔;2.不重视感受:理性地分析交往的利弊,却忽视了对方是否真的吸引自己;3.走马观花:对初次见面的人心理预期过高,过早下定论,缺乏继续了解的耐心;4.防御性较高:对相亲对象有诸多要求和期待,与普通渠道认识的异性相比,内心相对封闭。 相亲是抱着寻找结婚对象的目的与人接触,人们必然会相对慎重,也会理性考虑外在条件。但如果过分重视外貌、经济条件,就可能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为人、价值观、相互吸引程度等,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婚恋关系的重要方面。 对于初次见面的相亲对象,可以事先向介绍人了解清楚对方的工作、家庭等外在条件,见面时则不太适宜询问过多这方面的问题,避免给对方留下势利印象。建议从以下方面考量相亲对象:1.真诚,对方应愿意主动向你介绍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话不浮夸也不故意表现自己;2.重视你的感受,比如说话时是否注意自己的措辞、态度,是否耐心倾听你的发言等;3.重视这次见面,着装整洁,稍微打扮自己;4.对你感兴趣,对方是更看重你本人,还是更看重你的外在条件;5.尊重他人,从对方对餐厅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态度,如何描述自己的家人、朋友等都能了解他平时的为人;6.他与你接触中是否愉快,是否对你所说的事情感兴趣。总之,要考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下去,就要去真正了解这个人,而不仅是了解诸如工作、家庭背景等加在他身上的外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