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十多年,飘洋过海去留学,成为亿万中国家庭的梦想,然而最近几年,中国家庭开始从新审视这项曾经引以为豪的行为。在激流勇进的留学三十年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现象,留学生教育质量发生严重“两极分化”;留学移民“高烧难退”,留学人才影响力渐显;教育转型重塑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由“单点突破”走向“四面开花”和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深度融合。
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接受凤凰在线教育实验室专访 过去三十多年,飘洋过海去留学,成为亿万中国家庭的梦想,然而最近几年,中国家庭开始从新审视这项曾经引以为豪的行为。在激流勇进的留学三十年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现象,留学生教育质量发生严重“两极分化”;留学移民“高烧难退”,留学人才影响力渐显;教育转型重塑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由“单点突破”走向“四面开花”和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深度融合。这些新特点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国际化人才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当中,创新与融合成为国际化人才教育的一个新常态。 留学人才培养“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出国留学一路高歌,迎来一个个春天,留学生出国人数持续飙升,规模急速扩张,在以一个个繁荣场景的地下蕴藏着无数个危机,留学生教育质量开始变得参差不齐,留学生含金量和影响力持续下降,留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成本不断上升。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是由中国长达三十年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野蛮生长所致,致使在留学生的后续发展中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这些留学政策制定缺少长期规划和系统设计,同时没有认清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变化,还挺留在过去的眼光和荣光。 留学生在就业上也出现了严重分化的情况,一部分学生是国内国外都不好就业,而另一部分则是国内国外都疯抢,同样是出国留学,在就业结果上形成巨大的“剪刀差”,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教育质量发生分化。通过美国研究数据表明,理工科的博士毕业生,2007年是92%留在美国,到2009年的时候是87%,到了2011年是85%,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是留学生留在国外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这是一个相信实力和能力的社会,而不再只是靠一纸文凭获取“敲门砖”。这也告诫出国留学生在国外不能混日子,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否则就被社会淘汰和遗弃。 留学移民高烧难退留学人才影响力渐显 随着留学的持续深入,留学延伸品不断走向成熟,留学产品市场化和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与之相伴的是留学旅游、留学移民和留学投资等行为。进入新世纪,欧洲、北美和澳洲都对移民政策进行了调整,移民渠道进一步增加,移民门槛进一步放低,留学移民的条件进一步放开,这些利好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移民潮的到来。国外把签证作为吸引人才的一项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和倾向性为人才移民创造条件,为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出现移民潮除了政策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个人发展空间和安全感相对较高,还有就是国外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吸引大量父母开始为孩子向国外移民。 雨打沙滩万点坑,留学人才就像散落在沙子里一颗颗珍珠,其自身价值和示范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在需要把这些分散的珠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智库机构,形成合力,把留学人才的智慧释放出来。而如今中国关于留学智库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到位,刘宇留学智库的机构非常少,而且这些留学人才是“各自为战”,没有对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和使用。留学人才另一个作用就是自身的示范效应,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具有示范效应,例如在高科技方面有新浪、搜狐、百度;在风险投资方面有沈南鹏、张磊、徐小平;在影视界和传媒界也同样有一批留学人才在做事。留学人才影响力在逐渐显现,正如主席所说:“要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 教育转型重塑国际人才培养新格局 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EMBA教育培养模式,抑或国内外留学的联合培养教育模式都在影响中国人才教育模式,中国的教育正在从“单点突破”走向“四面开花”,这些教育模式也在改变着中国人才的培养结构。王辉耀认为:“中国的MBA已经变味儿,特别的是EMBA已经演变成一个关系班”,这些问题是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一个现象,对于中国来说只要迈出这一步,无论其过程如何都是对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 而互联网教育对教育行业进行了解构和从新再造,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化和透明化。留学也与互联网发生着深度融合,以一种技术方式改变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国外联合办学、线上线下完美融合、出国留学、旅游和投资深度互动,都对未来中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权利转移。出国留学联合办学在近几年异常火爆,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利弊均沾,有利的一面是为国内出学生出国留学拓宽了渠道,不利的一面是人才输出良莠不齐,出国人才缺少保障。 尽管在教育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但这些尝试也是值得付出得,目的是让教育朝着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方向发展。在推动教育转型中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和制约,首先需要解决好市场、商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平衡。中国教育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同质化,而解决同质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竞争机制,让不同教育主体形成良性竞争,开创教育新局面。 很多人,因为怕做事情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麻烦,便拒接了一切的开始。教育转型是一项值得尝试的行业,只有亲身经历这种尝试才会对教育的规律和本质认识的更加深刻,最终形成有利于教育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的同质化,而解决同质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创新现有的教育模式。教育转型过程中,时刻需要兼顾市场、商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平衡。 王辉耀认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个就是让学生淡化考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另一个就是给学生建立一个信用体系,把信用体系作为人才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允许大学拥有自主招生权,这样将盘活整个教育资源,让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将对中国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在国内也零星出现一些降格大学,开始尝试新的教育模式,例如南方科技大学,尽管这些尝试还不足以影响整个中国教育格局,但这是一种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尝试,中国教育会越来越接近教育规律,回归到教育本质上。最总形成一种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