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凤翔(前)与他的队友。 作为山西省忻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雁门关隧道管理站站长助理兼应急队队长,范凤翔始终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2003年,他从消防战线上退下来,怀着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成为了雁门关隧道管理站的消防员。14年中,他刻苦训练、忠于职守,成为保障畅通、救人于水火的先锋,更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守护人。 练时多流汗 实战时少流血 雁门关隧道是寒冷地区的长大公路隧道,是贯通山西南北的交通要塞,雁门关隧道消防队就驻守在这海拔1400多米、荒芜人烟的半山腰上。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枯燥单调的工作生活环境并没有磨灭范凤翔的斗志,多年来,他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应急演练。 每天5公里的隧道例行徒步巡查和消防设施设备巡检,他们习以为常;每天2小时体能训练、2小时技能考核、2小时消防业务技能学习,是他们勤学苦练的日常;每天1次的消防车辆、消防设备检查和救援器材维护,每月1次的消防应急演练,每季度1次的路、警、隧三方联合应急演练,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工作惯例。他常对大家说:“只有我们练时多流汗,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业务技能,才能在发生应急事件时少流血,才能在分秒之间、血火之间、生死之间,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完成好每一次灭火救援任务。” “咱的本领咱知道” 无论是值守待命,还是紧急救援;无论是服务驻地百姓,还是解救事故被困人员,范凤翔都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担当诠释责任和使命。2007年5月18日,代县新高乡一处民宅发生火灾,在扑救过程中,火势突然变大,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他将战友从身边推开,爬上快要倒塌的土墙,用水枪近距离控制火势,以便其他队员能更加安全地靠近起火房屋,大火很快被扑灭。战斗结束后,有人问他:“你就不怕墙倒了吗?”他自信地说:“这样的情况见得多了,咱的本领咱知道。” 2009年5月25日上午,在距雁门关隧道一公里处,九龙特大桥下有一青年失足落崖。范凤翔得知后立即带领队员赶到现场,看到一位20多岁的青年在大桥下躺着,情况不明。为了赢得救援时间,他不惧危险,迅速将绳子绑在腰间,携带救援物品,从桥面上垂直下落到桥底30米,在其他队员的帮助下,以最快速度将受伤青年救到桥面,并送往医院。经过抢救,青年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滚滚浓烟中向前推进 选择了消防,就是选择了奉献和牺牲。对于范凤翔这样的隧道消防救援战线上的应急队员来说,入党誓词中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时刻都会面对的考验。 2014年4月22日8时54分,雁门关隧道大同到太原方向一处有大货车发生火灾,范凤翔接到命令后,带领5名队员迅速赶往火灾事故现场。只见大火燃烧了车头,浓烈的轮胎烧焦味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滚滚浓烟夹杂着火苗,马上就要烧到隧道内的照明灯具及电缆桥架。迎面冲来的两名司机看到他们后,惊恐地说:“快灭火,火快烧到油箱了!”范凤翔果断下达作战命令,组织开展灭火。 靠近起火部位后,他发现情况比想象得更加严重,货车前机盖已经严重变形,车窗玻璃全部爆裂,驾驶室内火光一片,驾驶室下方轮胎也已被烧焦,车上的两个油箱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范凤翔与队友浴火向前,用水枪在滚滚浓烟中一点一点推进。在水枪激流的冲射下,火焰和蒸气汇成热浪,扑面而来,令人窒息,厚厚的战斗服被汗水浸透。9时10分,大火被彻底扑灭。从出警到灭火,他们仅用了15分钟。货车司机惊魂未定,眼含热泪紧紧握着他们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隧道应急队的消防员,范凤翔带领应急队队员们多次保护了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至今已参与灭火救援240余次,救援群众40余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