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又因其富含的羊肚菌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抗血脂和保肝护肝等功效,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受气候和环境等因素影响, 野生羊肚菌产量极其有限,这让羊肚菌始终保持“高冷范”。一千克干羊肚菌的批发价可达1500元至2300元,高昂价格令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2018年伊始,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传来好消息:经过高级工程师赵琪等人与国内同行近20年的潜心研究,羊肚菌终于可以做到四季生产、天天新鲜了。 羊肚菌市场缺口达90万吨 羊肚菌是可人工栽培的四大食用菌之一,因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全球范围内每年羊肚菌的需求量达100万吨。然而,目前,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总量不足10万吨,市场缺口极大。 近三十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野生羊肚菌被过度采集,部分资源濒临灭绝。人工驯化栽培是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的唯一方法。随着羊肚菌的野生驯化和人工种植成功,市场需求稍有缓解,但羊肚菌的资源保护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原因是在羊肚菌种植中,产量不稳定是核心难题。 此外,由于羊肚菌生性喜好低温,以前只能在冬季播种春季采收。采收时,有时常会出现旺季产品过于集中,积压的羊肚菌卖不上好价钱。 如何实现羊肚菌种植高产、稳产?如何避免旺季产品积压、淡季鲜菇紧缺的状况?如何保证重要节假日的订单供应?赵琪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些始终都是困扰羊肚菌爱好者和栽培者的难题。 我国羊肚菌栽培有50余年历史 赵琪告诉科技日报,我国人工栽培羊肚菌已有50余年历史,并不乏成功的案例。 2002年,赵琪在丽江看到村民把山上的土挖回来,在房前屋后种羊肚菌,次年春天,便可获得羊肚菌子实体。 “2003年秋天,我就将自己分离、纯化的梯棱羊肚菌菌种,播种到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石头乡和石鼓镇等地的农田和退耕还林地,2004年2月初,单户规模化种植达50亩的土地上,一朵朵黑色的羊肚菌陆续破土而出。”赵琪说。 此后的6年时间里,赵琪等人每年冬季都采用“金字塔模式”“生态栽培模式”和“保护地栽培模式”,在丽江、迪庆、怒江和大理地区,累计推广种植达5千余亩。 2011年,我国羊肚菌的规模化种植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云南、四川和重庆等地规模化种植。 2012年,经过大力推广,湖北、陕西、河北、山西、河南、甘肃、新疆、青海、山东、浙江、福建、江苏、辽宁、吉林和湖南等地,都已有大小不同的种植户,参与到羊肚菌产业发展中。目前,我国规模化种植主产区也由云南西北部,四川凉山、甘孜和阿坝地区逐渐转向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华北平原等地。 大田种植成菇率提高两到三成 此次最大的突破,在于研究团队采取的新的栽培模式和幼菇标准化管护技术,借助交配型基因差异,突破了羊肚菌大田栽培中因为种质差异而引起的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首次证明了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等14个物种皆为异宗配合,找到了让菇农头疼的种植“不出菇”的原因。 在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大理州洱源县和剑川县、昆明市寻甸县和曲靖市师宗县等地,他们研究起了羊肚菌“错季生态栽培模式”和“林下生态栽培模式”,围绕问题导向,借助基因技术,选育获得了20个优异栽培菌株,硬是把羊肚菌大田种植的成菇率提高了两到三成。 此外,羊肚菌的传统种植模式为“冬播春收”,即栽培季节在冬季,采收季节为春季,生长周期通常需要四个月至半年。赵琪团队同当地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打破了 “冬播春收”模式。2017年底,赵琪团队终于推出了四季种植羊肚菌的新方法。在 “一山有四家,十里不同天”的云南,建立起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把羊肚菌种植周期由120至180天,缩短到60至100天,实现了羊肚菌四季高效栽培。 贡山扶贫模式推广到大江南北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北的云南省怒江州,这里集高山峡谷、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深度贫困于一体,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为了脱贫,当地政府部门和科研专家、普通农户都在找出路。近年来他们发现,羊肚菌种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对山区脱贫致富和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贡山县农业局局长和志军介绍,他们采用政策主导,扶贫资金投入,公司供应菌种和技术服务、合作社、村集体负责实施的模式,用扶贫资金购买菌种和栽培技术服务,购买遮阳网等物资,合作社组织农民用土地和劳动力入股进行生产栽培,收入归合作社并按照股份比例分配给农户。此前,已有11户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尝到了甜头,单项户均纯收入超过了5千元。 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羊肚菌研究团队的指导下,怒江州贡山县利用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采用四季采收的栽培新技术,在全县种下了1千余亩羊肚菌,已有4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 和志军算了一笔账,大田羊肚菌平均亩产150千克左右,栽培地收购价在100元至200元之间,以均价130元计算,半年产值在19500元左右,扣除每亩9千元左右的成本,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参与种植的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有望达到1万元,实现产业脱贫致富目标没有问题。”和志军说。 据了解,目前,研究团队已在云南、新疆等7省区累计示范推广1万余亩,单季每亩纯收入可达到8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