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设计效果图
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大型钢铁企业,首都钢铁公司的存续及发展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的缩影。2019年,首钢将迎来自己的百年诞辰。 2018年9月22日,一场围绕首钢的展览在威尼斯圣凯特琳娜教堂拉开帷幕。展览名为“铸忆:首钢园区及三高炉博物馆城市复兴成就展”。正如展览名“铸忆”所言,我们将展览定位在“从个体和家庭叙事层面呈现首钢工业区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作为该展的策展人,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我们感受到首钢人的可敬,于是我们放弃单纯对建筑改造进行展示的想法,决定在2019年首钢百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从“人”的角度重新考虑整个展览。这次展览借助了建筑、电影及舞台置景、平面设计、文学、多媒体、摄影等不同领域的媒介语言,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为威尼斯的观众打开了一段属于首钢的时光记忆,从宏观上勾勒出以首钢园区为代表的城市复兴的建构历程。 “沉浸式体验”和“空间叙事”,成为我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利器。与常规的展览形式不同,“铸忆”展由一组钢铁盒子状的空间装置构成,内部被划分为一系列典型的工人生产和生活主题性空间:呈现镜像关系的新旧制图室、炉前控制室、文艺活动室、住宅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团队在同一空间框架下进行叙事的建构。展览跳出常规的平淡描述,并没有直接讲述具体的成就,而是聚焦在具体的“首钢人”身上,聚焦在这些个人的生活经验与个体记忆上,从而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展览以青年作家蒋方舟撰写的首钢父子的故事为基础,搭建出两代首钢人工作与生活的多重空间。观众在箱体空间中慢慢探索彼时父子俩的生活。文本中父亲的日记、图纸、父子下棋的牌桌、父子生活的卧室和书房均被细致地一一呈现。每个房间都各不相同,每个房间都暗藏玄机,步入其中仿佛步入了一个特殊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观众成为了故事的主角之一。 在制景师团队根据展品完成主题性陈设的基础上,新媒团队又将故事脚本转译成视听语言去回应文本中的多维度时空。声音和动态影像不露痕迹地融入场景,在对展品及历史背景进行补充解释的同时,也使展览跳脱出按部就班的叙述,完成了错时性与戏剧感的营造。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不自觉地融入情境之中,如同走进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拼接出过去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一种沉浸式的蒙太奇空间体验,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更主动地参与到叙事之中,以便于缺乏语境的国外观众了解上世纪80年代中国劳动者的生活。 我们认为,一个抽象的工厂,是由无数个具有温度的家庭和个人故事组成,因此,我们将程式化的建筑项目展示,转为具体的场所与记忆的再现,通过具体可感的“人”的故事,使观者产生共情,跨越文化的隔阂。这种展览方式,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展品组织手段,也为我们如何有效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样本。 (作者为“铸忆:首钢园区及三高炉博物馆城市复兴成就展”策展人。王子耕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师,薄宏涛为筑境设计总建筑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4月04日 第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