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以调结构促进转方式,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先行指标、结构指标、质量效益指标持续向好,影响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积极因素加快积累。——调结构转方式,让内蒙古经济在转型升级中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工作部署篇】重要部署保障结构调整有的放矢 近年来,特别是自治区十届党代会以来,内蒙古作出诸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部署。 ●自治区十届党代会上,内蒙古坚持新发展理念,作出守住经济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和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五化”协同等重要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一次全会上,内蒙古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等作出重要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内蒙古作出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投资结构等重要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内蒙古作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重要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内蒙古作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等重要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内蒙古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作出聚焦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聚力壮大实体经济等六项工作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内蒙古作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坚决淘汰落后、低端、过剩产能等重要部署。 ●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内蒙古作出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培育新动能新增长极、着力稳投资补短板等七项工作部署。 【项目建设篇】项目建设为结构调整加油助力 近年来 内蒙古落地投产了诸多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其中不少项目,对于内蒙古调结构转方式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投资60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的华达兄弟石墨烯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在内蒙古落户。 ●总投资375亿元、年产30万吨的1,4-丁二醇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项目投产,二期工程项目开工。 ●内蒙古青杉汽车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首台车下线,填补了自治区相关领域空白,为内蒙古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总投资600亿元、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煤制烯烃项目——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投产。 ●包钢集团结构调整项目最具附加值的生产线——稀土钢板材冷轧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这标志着产能550万吨的包钢稀土钢板材项目全线贯通,从而结束了内蒙古不能生产高附加值高端汽车用板和家电用板的历史。 ●国内首次试管牛项目工厂化批量生产试验在通辽市取得成功,填补了内蒙古乃至国内产业项目空白。 ●唐山港巴彦淖尔内陆港海铁联运出海通道项目投入运行。 ●全球首个稀土硫化物环保颜料项目一期工程在内蒙古正式投产,环保颜料长期依赖进口的产业尴尬局面就此打破。 ●我国中西部标志性工业转型项目——以“焦炉煤气-甲醇-氮气-多孔硝铵”为循环产业链的西来峰硝铵项目建成投产。 ●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公司杭锦旗年产120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投产。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旅游区项目建成亮相。通过扩建,景区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95亩增加到683.5亩。 ●协鑫新能源乌海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一期50兆瓦项目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15万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6.25万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约274.66吨。 ●锡盟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正式转入生产运行,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项目正式投入运行。 ●内蒙古腹地第一条纵贯南北的跨省进京铁路——多伦至河北丰宁北段铁路正式开通,内蒙古首条高速铁路——张呼客运专线呼和浩特东至乌兰察布段开通运营,内蒙古首条跨境高铁——通辽至辽宁新民北高铁开通运营。 【结构优化篇】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 通过几年来的项目带动,2018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和各产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势头更加明显: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排序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持续超过50%。 ●农业结构方面的变化——全区粮、经、饲种植面积结构由2017年的75:21:4调整为2018年的77:19:4;农业和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7年的51:42.7调整为2018年的50.7:43.2。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煤炭产业增加值8.1个百分点。 ●制造业贡献率过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43.2%,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53.4%。 ●工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向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方向发展,单晶硅增长1.2倍,稀土化合物增长45.9%,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42.8%,新能源汽车年产增至11547辆。 ●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37.6%和24.8%;全年接待旅游人数、完成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2%和16.6%;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加快,网上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显著增强。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0.5%和56.1%,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 【发展成就篇】经济运行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通过结构调整,全区经济发展方式向着有利于高质量要求的利好方向迈进。2018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发展成就喜人。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728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 ●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00亿斤大关,达到710.6亿斤,取得“十五连丰”的佳绩。 ●猪牛羊禽肉产量259.2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 ●市场新主体继续增加。截至2018年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196.8万户,增长6%。 ●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全区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四大税种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53.7%。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上年的2.83缩小至2018年的2.78。 ●2018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32.8亿元,同比增长16.2%。 ●2018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48.3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速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明显:煤炭去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113.9亿元,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9%。 ●去杠杆、降成本成效明显:至2018年11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元。 ●增加有效投资补短板成效明显:全年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4%。 ●呼包鄂协同发展成效明显。呼包鄂三市GDP占全区的比重为55.4%,比上年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为55.9%,比上年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的比重为52.2%。 ●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年蒙东地区GDP占全区的比重为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为24.9%,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比重为41%,均实现持续增长。 ●全区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5.5%,民营企业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8.1%,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区的79.5%。 ●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369.9亿元,占全区公共预算支出的70.1%。全区城镇化率提升至62.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近2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76元,比上年增加2163元。 ●进出口总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4亿元,比上年增长9.9%。 【人物亲历篇】结构调整让园区焕发新活力 呼永军是蒙西高新技术园区近5年发展的见证人。 作为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他亲历了园区产业由粗放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的变迁。 “5年前,我刚来到这里任职,园区里只有蒙西水泥、神华焦化公司等几家企业,建成面积共6平方公里,到企业调研,一上午时间就够了。”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的园区也才初具模型,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生产线耗能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不理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园区坚持政策先行,引导和鼓励企业调结构,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一是发展循环经济。蒙西铝业公司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中谷矿业的土壤改良剂项目、神华蒙西公司的利用焦炉尾气制甲醇和苯加氢项目等等,就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德晟100万吨特种钢项目,通过对普通钢材的深加工,衍生出特种钢、无缝钢管等产品,实现由粗放生产到精细化生产的转变。 “随着57家企业及其项目落地,园区现已形成高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氯碱化工、金属制品深加工、氧化铝-电解铝-高端铝型材、智慧物流等五大绿色低碳的产业集群。” 说到这些,呼永军总是感慨万千。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与5年前相比,现在园区年销售收入增加了100多亿元,年上缴税收增加了13亿多元。产业结构调整让园区焕发出新的活力,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显现。”呼永军说。 【观点展望篇】调结构是转方式的必由之路 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嘱托内蒙古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内蒙古始终把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讲话精神开花结果,推动转方式落地生根,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改善。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顺应发展潮流,引领发展方向。一方面,内蒙古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内蒙古产业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的体现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幸福源于奋斗,也必须靠奋斗实现。“四多四少”,是内蒙古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而要改变欠发达的区情,在持续转方式中推动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奋勇前行,调结构是必由之路。面对当前“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形势,内蒙古必须进一步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选择决定命运,奋斗决定命运。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路上,只要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内蒙古经济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交出一份更加亮丽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