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沙漠“增绿队”30年的奋斗故事。曾经,这里黄沙肆虐,沙尘暴铺天盖地涌向北京,被称为首都“头上的一盆沙”。如今,这里绿意浓浓,当地百姓也因生态增加了收入。这片沙海,是库布其沙漠;这支“增绿队”,有着共同名字——“亿利人”。 30年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在这片沙海中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把漫天黄沙变成“绿色银行”。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亿利集团要把治理沙漠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做扎实,提高科技含量。我们还要与全世界分享库布其治沙的经验、技术、模式和理念。” 30年巨变,沙漠成绿洲 缺水、没电、没路,只有不断扩大延展的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是京津三大风沙源之一。 如今的库布其,成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体,治理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增加到15.7%、53%,区域小气候得以改变。 30年巨变,得益于当地政府和亿利集团等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据了解,亿利集团在30年间公益性投资逾30亿元,产业性投资逾300亿元。第一个十年是“输血”,从主业利润中每年拿出10%—20%来治沙;第二个十年是“输血+造血”;第三个十年,完全是“造血”,走上了“治理效果经得起看,经济账经得起算”的良性循环道路。 2018年12月,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实践创新基地。“我们不光改变了沙漠面貌,还创造了多项治沙经验。”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执行院长吕涛说,库布其治沙30年取得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其中290多项都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库布其重大生态产业项目都是这几年上马的,防沙治沙经验推广到西藏、青海、湖北、甘肃等多个省区市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也是这几年实现的。 “库布其治沙成果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例证。”王文彪说。 发展产业,实现沙海淘金 “增绿”生态效益毋庸置疑,但利从哪里得?这是亿利集团面临的重大难题。亿利绿土地科技公司执行总裁奥宝平说:“正是这些难题,导致‘增绿’在很多地方进展缓慢。” 经过长期摸索,“亿利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模式,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成功破解了难题。 “1+6”,即在改善生态的基础上绿化一片沙漠,培育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大产业。实现“增绿”又增收。“亿利人”带着摸索出的经验从库布其出发,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亿利库布其生态光伏示范项目区里,光伏板连绵不断,一方面通过地下种植生物固氮先锋——甘草,增加沙地肥力;另一方面在光伏板间发展养殖业增收。 在河北张家口,亿利集团建设了“京张奥运迎宾光伏廊道”项目,已并网发电240兆瓦;在张家口德胜村建设的50兆瓦光伏扶贫农光互补集中式电站已于2017年并网发电,使当地贫困户年收入增加3000元。 不光“增绿”,更要“固绿”。为此,亿利集团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亿利集团建设了乔、灌、草结合的锁边林带,阻止乌兰布和沙漠向东南侵蚀黄河,同时治沙改土补充耕地资源,发展现代循环农牧业和生态旅游;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建设了300公里黄河锁边林,并开展“互联网植树+体验经济”,遏制流沙向北侵入黄河及南移东扩。 走向世界,赢得广泛认可 当前,防治荒漠化是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可喜的是,亿利集团在库布其的治沙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表率,来自中国民间的倡议也成为世界效仿的典范。”2018年12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南南合作特使、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豪尔赫·切迪克为亿利集团提出的“全球荒漠化土地森林增汇行动”倡议点赞。 当前,库布其治沙经验已走出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海,正沿着“一带一路”将治沙的中国方案向更广阔的地区传播。 “库布其几代治沙人有两个梦想:把荒漠变成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王文彪说:“如果未来10年将地球上1/10的荒漠化土地改造成森林,将意味着每天全球增加碳汇10万吨、水分涵养15万吨,帮助全球1亿以上人口脱贫。”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13日 1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