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山、湖、草、木相映成趣,景色悠然气候宜人。诺尔镇新民村一组村民马云平承包的3700亩土地上,一眼望去,满目绿色,郁郁葱葱,林间种植的芍药花婀娜多姿,几排一人合抱的大树底下,三三两两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吃草,一副如画的生态美景。 然而20年前,马云平承包的这片沙地却是满目荒芜,3700多亩土地中活动沙丘9座,面积2100多亩;流动沙带8条,面积1200多亩;风蚀沙化地400余亩。沙地荒山内植物极其稀少,遇到大风,沙丘滚动,沙带流动,到处黄乎乎,一片死寂。 据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当时的多伦县风蚀沙化面积为3365平方公里,形成东西走向的3条大沙带,多伦县土地总面积近90%被黄沙占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临多伦县,做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开启了多伦人与沙化的斗争篇章。 2000年,多伦县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按照“生态固基”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一手抓种树,一手抓禁牧,“飞、封、造、禁、移、调”多措并举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使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马云平是众多农民个体和企业承包造林的典范,更是该县生态建设的缩影。 从2000年到2020年,多伦县用20年的时间防沙、固沙、治沙、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百万亩碳汇景观经济林工程、建设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绿化战役一轮接一轮,人工绿浪一波接一波,不断续写着新的绿色传奇,释放出巨大的“绿色力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如今,漫步在多伦县城,凉爽的微风沁人心脾,空气中的湿润让人心旷神怡。“生态环境改善了,我们多伦县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很多发展地区的客商来我们这儿购买房产都是为了夏季避暑,呼吸新鲜空气呢。”作为土生土长的多伦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鑫鹏骄傲地说。 随着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多伦县生态建设也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三大特点,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林业发展的“活不了、投入少、管不住、富不起来”的突出问题,并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建设市场化、规划产业化、技术标准化、经营资本化、建管统筹化”的多伦经验。 种树造林中,由于招商政策合理有效,多伦县吸引区内外30多家绿化企业、县内55个农民林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2011年至今,该县“双百万”工程和规模化林场建设累计投资21.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1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9%;地方政府投资6.4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30%;社会投资8.8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1%。 政府在国家投资的工程中采取“花钱买活树”措施,实行紧密型工程承包建设;社会投资的工程采取“谁造谁有、严格验收、及时定权”方法进行,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充分调动承包造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种苗、栽植、管护等各环节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自主推广使用多种林业高新技术措施及产品,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目前全县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每年均达到90%以上。 马云平指着背后成片的林子介绍说,每年的起大苗和林间经济已经能够为他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除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外,更让这位63岁老人高兴不已的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在他的承包林中还出现了泉眼,自然形成了小水泡子。“你看,如果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了,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呀!”老人深有感触地说。 多伦县在20年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中,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落后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实行全年禁牧,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有效解决粗放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与林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县政府还规定国家公职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义务植树,为多伦的绿水青山再出力、再添彩,在全县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 厚植底色,与绿同行。如今,绿色已成为多伦县发展的“主色调”。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是多伦人的共同感受。绿色,不仅装点着多伦人的新梦想,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也装点着多伦生态发展的新篇章,使多伦县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