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完成“五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抓好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尤其要实施好对全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作用的“六个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诚信建设工程。 如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信守承诺、“新官理旧账”、不轻诺寡信,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把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立起来?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文,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晓芳。 “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将2024年确定为内蒙古‘诚信建设提升年’,全年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诚信建设促进行动,旨在进一步释放自治区大抓诚信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文说,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牵头单位和促进行动的主要配合单位,将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全社会诚信建设促进活动,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马文说,今年诚信建设工程的重点任务已经锁定:落实好《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开展全社会诚信建设促进行动总体工作方案》和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以及司法公信4个领域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持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和信用环境。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立法工作。这是内蒙古2024年立法计划中唯一一项重点立法项目,也是3年来内蒙古第二部关于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要高质量完成法定程序,为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保驾护航。会同自治区商务厅牵头推动商务诚信领域各项促进行动,提升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推动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依法诚信经营,认真遵守契约,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从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盟市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严格按照“1+4”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职责和时间节点,主动想、超前干,尽快拿出任务书、路线图,倒逼促进行动见成效。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文化传统。诚信在维持社会和谐稳定、规范社会秩序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晓芳认为,在北疆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塑造了诚信、践诺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诚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如何实施好诚信建设工程,不断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提升诚信文化建设水平,切实把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立起来,晓芳建议,一是加强诚信制度规范建设,用法律及制度规范维护社会公平与秩序,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监管与惩罚力度;二是加强法治实施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护企业家和公民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及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三是加强诚信考核监督,提升政务公开程度,主动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将工作效率、社会满意度等作为考核依据;四是加强诚信教育,将中华传统美德与诚信文化融合升华,通过多种媒介加大宣传,树立诚实守信榜样,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