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记忆里,总有一种味道挥之不去、萦绕心间,那就是家乡的味道。作为一名在外的游子,回家过年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能一饱家乡的美味。 “快来吃你心心念念的干白菜吧!”过年回家第一餐,妈妈就把我期盼已久的干白菜端了上来。 晾晒干菜,是东北地区由来已久的一种饮食文化。过去,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冬天能吃到的蔬菜种类少,一到秋天,人们就把一些新鲜的蔬菜晾晒起来,以弥补漫长冬季里新鲜蔬菜的匮乏。我的家乡通辽也不例外,吃干白菜已经是一种饮食习惯,把晒好的干白菜用水焯熟,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肉酱,就是最美的味道。 “现在住楼房了,没地方晒干白菜了,这是年前你二姨给拿过来的,她们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专门生产出售干菜,一冬天的分红还不少呢。” 妈妈一边吃饭,一边和我唠起了家常。一听说干菜也包装出售了,我立马坐不住了,想去二姨村里的合作社买一些干菜带回家,随时解解馋。大年三十下午,我迫不及待地开车去了二姨家。 二姨家住在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五家子嘎查。我一路走一路回忆小时候去二姨家的趣事:那时候要先坐班车,再坐面包车,最后还要二姨驾着毛驴车到村口接我们,路特别不好走,每次去至少要走大半天的路程。小时候晕车,一路的颠簸难受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如今,公路修到了二姨家门口,开车一小时就到了。一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瓦房和整洁的庭院,再也不是记忆中的那个破破烂烂的村子了,如果不是二姨早早就在路口迎接我们,我自己很可能找不到二姨家了。一进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让二姨领我去村里的合作社看看。春节期间,生产车间已经放假停工,可合作社的副理事长李树民听说我们要来参观,就赶来给我们介绍合作社的情况。走进车间,一捆捆已经晒干的小白菜白绿相间、摆放整齐,颇为壮观。“这些都是我们年前打包成捆的,年后就发往吉林那边。”李树民笑容满面地说,“干白菜整个晾晒过程就是阴干晾晒,避免阳光直射,让它保持原有的颜色,这样口感才会更好。我们发动村民晾晒干菜,既赚外快,又饱口福,还传承了干菜文化,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啊!” 五家子嘎查共有140多户600多口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庭院。利用这个优势,2017年初,嘎查结合精准扶贫成立了众旺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号召村民在自家院子里种植蔬菜。“去年种了两茬,第一茬种长豆角,第二茬种白豆角,两茬蔬菜下来后,自己吃不完的就晾成干菜出售,净挣2万多元。”二姨说起去年在合作社的收入,高兴得合不拢嘴。 “统一组织种植、统一定点回收、统一晾晒成型、统一包装出售,晾晒过程中蔬菜的营养很少流失,我们的干菜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特别是反季节食用,要比吃新鲜蔬菜的口感还要好。”李树民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都是我自己种的菜,既没农药,也没化肥,自家院子产的菜,吃着放心。”村民张金凤抢话介绍起自家的干菜来。 干菜从种植到晾晒再到储存,工序十分繁琐,10斤左右的新鲜蔬菜才能出1斤干菜。即便是这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一年下来,村民共生产了10多个品种的10多吨干菜,收入50多万元。 买好了干菜即将返程,二姨拉住我的手,恋恋不舍地说:“明年你可得再回来看看,咱家乡的变化那可是一年一个样啊!”(记者 白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