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向世界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重大国际倡议。习近平的讲话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为进入“不确定模式”的世界指明方向,正当其时。 如今,一年过去了,习近平的讲话依旧引起世界关注,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获得全球认同,持续为变革中的全球治理模式、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思想也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中国智慧贡献全球治理 1月2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将在达沃斯开幕,美国媒体事先“剧透”,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今年的年会上兜售“美国优先”政策。在逆全球化思潮卷土而来的焦虑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年前访问瑞士日内瓦和达沃斯时“闪耀全场”的两场演讲时隔一年依然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球治理的指南针。 当今人类处在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经济疲软、逆全球化思潮、气候变化及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日益凸显。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诸多全球性挑战,习近平在瑞士之行中回答了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大楼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结合中国哲学、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提出五点主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重大命题,清晰勾勒了中国方案和行动路径,为走向不确定的世界指明了和平发展的方向。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当今各国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相互依存,零和博弈、冷战思维早已过时,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变对抗为对话,发展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国家关系,才能顺应时代变革与发展。 习近平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争端中提出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奏响华章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智慧在各领域奏响华章。 “海湖庄园”会晤、“故宫茶叙”……元首外交增加中美大国互信。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迈向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巩固和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外交领域全面铺开,谱写国际关系的新篇章。 如何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共同繁荣?中国在不同场合贡献了经验与智慧。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上,习近平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联动增长,促进共同繁荣,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中,习近平提出果敢应对世界经济深刻转变的四点主张——继续坚持建设开放型经济,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继续谋求创新增长,挖掘发展新动能;继续加强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继续增强经济发展包容性,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和平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外部环境。如何维护全球安全,中国积极献策。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应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共同消除引发战争的根源。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提出金砖国家建设性参与地缘政治热点问题解决进程,发挥应有作用。 在生态环保领域,中国坚定支持和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和气候变化影响联合研究、鼓励与中东欧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合作……着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未来。 文化方面,2017中希文化交流年、中孟友好交流年合作等活动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理解,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以文明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网络治理方面,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总结历史成就,分析现状特点,展望趋势远景,为各国更好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国际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展现出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决心与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世界共识 自2013年中国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刻阐释这一理念。从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共十九大报告,再到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一倡议日益深入人心,已成为世界共识。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同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去年11月2日,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又写入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 联合国决议频频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这一理念得到各国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得到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学者高度赞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的榜样力量。”摩洛哥真实性与现代党总书记奥马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已在全球最佳政治、经济制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作为一个梦想出现在世人面前,它超越了唯我独尊、迷信武力的现行单极国际格局。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全世界都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一倡议的实施进程。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高大伟认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将是应对反全球化、极端民族主义的良药。 古巴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吉拉特表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应当通过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共同捍卫全球的公平与正义。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保障全球持续和平与安全,保障各国开放、繁荣、稳定的源泉。 崛起的中国释放合作共赢红利 “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基石,世界稳定的来源”,美国彭博新闻社称,到世界走一遭,你会发现:中国在崛起,而西方在对付着过。中国经济早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和主要推动力,而中国成为全球稳定之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月18日公布了一组数字——2017年中国GDP总量超82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增速达6.9%,亮眼的成绩单再次令世界惊叹。 习近平主席一年前在日内瓦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国家搭上中国经济腾飞的“快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不断向世界释放合作共赢的红利。 中国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亚投行成立两年,成员数由成立之初的57个增至84个,参与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达到24个,涉及12个国家,贷款总额超过42亿美元。 在争相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的同时,对中国快速发展成果的惊叹令各国掀起学习中国先进发展和治理经验的热潮。而在这股热潮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书籍在世界多地热销。截至1月12日,2017年11月面向海内外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全球发行已超过1000万册。 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政府首相洪森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时表示,柬埔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奋斗的外交理念。中共的治党治国经验对柬人民党启示良多,希望就此进一步深化和中方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 构建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顺应时代的呼声,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将令这个世界在和平发展中变得更加繁荣、包容和美丽。 中国承诺世界: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