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十四号村园林苗圃基地,行行树苗展露嫩芽,棵棵树藤绿意葱茏,一阵微风吹过,扑鼻的丁香芬芳沁人心脾。35岁的范永和5位村民正在基地忙碌着,除草、浇水、为树苗做护架…… 如今的十四号村,荒芜的田地绿了,破旧的村落美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勃勃生机。 村民们都说,这一切,和他们的范书记分不开。 2016年,范永从部队转业来到乌兰察布市园林局工作不久,就主动请缨到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十四号村进行扶贫,2018年5月,又被委任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十四号村位于三岔口乡政府东南2公里处,531省道线以北,毗邻集宁区马连渠乡,东靠集中公路、机场高速,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这么好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为什么不发展一项既利于生态环境又能使村民致富的产业呢?”范永一直在探索,他以行业的敏锐性找到了一条出路: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他与村党支部和市园林局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广泛开展市场调研,摸清周边苗圃“小而分散”的特点,由村党员代表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建设园林苗圃基地,成立种养加服务中心,逐步扩大养殖业。 范永还没正式上任,2018年4月,园林苗圃基地就开始动工,第一期建设用地140亩,以种各种树苗为主。第二期扩建70亩流转地,主要种植育苗、各类小苗,现已投入133万元。 沿着该园林道路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长达1.5公里的“致富林”,垂柳、杨树、油松、垂瓣榆叶梅、小云杉、丁香等树苗成片,十分壮观。 目前该村的园林苗圃种植面积达210多亩,各种苗木达10万余株,已成为该村乃至该旗的一张新“名片”,它让荒地披绿,村民变成工人。 种植树苗是一项体力工作,除草等很多养护环节必须人工操作,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现在十四号村40多名60岁以上村民摇身变成合作社的“工人”,他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轻松开启“8小时工作制”。 正在苗圃里工作的田占军告诉记者,他是本村人,已经在苗圃工作了2年,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能挣1.2万元工资,而且还能兼顾种地,这种在家门口上班挣钱的感觉真好。 村民除了能在苗圃打工获得收入,没有劳动力的村民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增收。在具体运作上,苗圃一期建设用地140亩,村党支部将114亩集体机动地,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进行流转,26亩为曹家村16户常住农户用地,以土地租金每亩200元方式入股苗圃。在解决前期资金的投入上,村党支部优先采取农户入股分红的方式筹措资金,把入股范围限于本村村民,切实保障了村民的自身利益,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使他们发自内心拥护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今年60多岁的十四号村村民曹瑞亮,全家4口人,有承包地4.2亩,自从土地流转到苗圃后,不仅成了“地租老板”,老两口还被吸纳到苗圃打临工。从苗圃开工建设打工到现在已收入7000多元。 随着苗圃的建成,范永心中的“绿色王国”也逐步扩建,在完成树木栽植的同时,苗圃基础建设同步进行,由于该苗圃位于西北风口地带,建圃时需在苗圃地的西边和北边建筑1.8米高的防风墙,东边670米和南边350米由网围栏封闭。 “以前也想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不知道劲往哪儿使。现在,有村干部带领,还有扶贫工作队的关心,干事创业很有劲!”在种养加服务中心长期打工的田占军信心满满地说。 种植树苗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项技术活,当地村民可以出劳力,但是怎样才能确保这么多树苗茁壮成长,范永又犯了难,他决定“厚”着脸皮找自己的“老东家”。于是,乌兰察布市园林局局长张建功带领局系统干部及技术骨干20余人,到十四号村开展“送苗木、送技术、送资金”活动,为十四号村免费提供红叶石楠种苗8万余棵,捐赠抽水机1台,遮阴网5400平方米,化肥30袋。市园林局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工作,降低种植风险,让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 苗圃产业启动至今,多数在家的劳动力都参与了务工,每天所需民工在20人左右,不仅满足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吸纳了周边村民,还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看着这210多亩的“绿色银行”,范永满心喜悦地说:“沃野千里绿,青山万木春。这绿色不仅是生态变好的象征,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钱袋子。下一步,我们还要打造‘旅游+种养+农户’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