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化 教育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旅游 娱乐 体育 质监 交通 法治 能源 农牧 生态 食药 健康

农垦

农业政策 行业资讯 农业科教 致富殿堂 种植 畜牧 林园花卉 渔业 投诉曝光 农资 农垦 人物 专题展会

贫困户在贫地里“掘金”山林里“生财”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20
摘要:收获的季节,重庆巫山县农民王书琼心里乐开了花。“一辈子没走出这大山,没想到守着家门口,生活也能越来越好,”王书琼说,种植脆李让她鼓足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山坡上李子树果实累累,公路上“采果车”络绎不绝。收获的季节,重庆巫山县农民王书琼心里乐开了花。“一辈子没走出这大山,没想到守着家门口,生活也能越来越好,”王书琼说,种植脆李让她鼓足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和王书琼一样,在重庆市,依托退耕还林,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搞活林下经济,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例子数不胜数。

  “发展林业产业既是各级政府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又是农民脱贫后持续增收、防止返贫的重要支撑。”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介绍,“我们坚持林业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发展林业产业,助推贫困区县脱贫攻坚。”

  青山藏金银,特色经济林为百姓种下“摇钱树”

  巫山县曲尺乡,万亩脆李进入挂果期,青油油的果实缀满枝头。

  王书琼的家就在曲尺乡新安居委会1社,6月底脆李开始上市,这段时间是她最忙的时候。

  王书琼原是村里的贫困户,几年前在自家承包地上栽种了近两亩脆李。进入盛产期后,一亩能产2000多斤,以市面上的均价每斤6—8元计算,一年下来,王书琼能收入近3万元。就靠这一项,她家在去年实现了脱贫。

  要栽就栽摇钱树,要种就种经济林。2015年,重庆在18个贫困区县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73.7万亩,发展核桃、油茶、李子、笋竹等特色经济林。同时,对贫困区县发展林下经济项目补助1500万元,涉及贫困户8900户。

  “靠山吃山”,森林旅游带动10万农民增收致富

  盛夏未至,城口县东安乡兴田村2社的赵永兰,已经陆续接到避暑游客预订房间的电话,其中不少是回头客。

  2012年,赵永兰摔倒导致腿部粉碎性骨折,花去医药费10多万元,因病致贫。借着东安乡发展“大巴山森林人家”、建设生态旅游村落的东风,赵永兰于2014年办起了农家乐。

  “现在感觉生活又有奔头了!”建起了两层小楼,还申请了5万元的专项补助。自家的小客栈自2015年6月投入运营以来,仅一年时间,就接待了游客1000余人次,收入两万余元,摘掉了“贫困帽”。

  森林旅游已成为重庆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新渠道。据统计,2015年重庆全市森林旅游达到6400万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近100亿元,带动约10万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全市投入“森林人家”建设补助资金2240万元,支持发展“森林人家”448个。2015年新认定的17个贫困区县138个森林人家中,有1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

  荒山变青山,石漠化综合治理绿了山富了民

  重庆是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石漠化地区实行分区施策、综合治理,实现了治山与兴林、增绿与增收双赢。

  西溪河小流域位于巫溪县大宁河上游,属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壤,造林建设难度非常大。2015年纳入石漠化治理示范片区后,巫溪县白果林场攻克难题,在这片石漠化土地上栽植了日本落叶松、水杉等树种2595亩,封山育林14955亩,同时建水池铺管网灌溉护苗。如今,1万多亩树苗长势喜人,成活率达到95%。荒山披上了绿衣。

  巫溪县天元乡新华村的贫困户刘少玉就靠着参与“种树”实现了脱贫增收。在生态林建设中,刘少玉一家在补植、施肥、抚育和管护等各个环节都找到了活儿干,一年“下地”时间大约60天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20元的劳务收入来算,一年下来,他家4口人的林业务工收入近3万元。

  为体现林业扶贫的针对性,重庆规定,新造林、森林抚育、造林补贴等造林绿化工程对贫困区县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加大贫困区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逐步恢复贫困区县石漠化地区植被。

责任编辑:编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黑龙江孙吴县:汉麻成为富民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