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历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日子,过年过的好,一家人就会开开心心,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在农历春节期间,一些地方再次上演了让人熟悉的“节前大戏”:“某领导一行深入到部分贫困户家中,将过年所需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们的手中,为他们送上美好的新年祝福。” 领导送米、面、油,这种对节日慰问的报道屡见不鲜,那么这件事您怎么看?一份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显示,网友的态度呈现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网友表示,慰问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挺好;但也有反对的网友提出“要少点套路多点真诚”。中国乡村之声编辑李鑫认为: 李鑫:持反对意见的网友,最担心的问题是:怕慰问变成一场秀。网友认为,“新春送温暖”之所以在某些地方成为一场秀,被囫囵地应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慰问对象中不乏缺少奋进精神、游手好闲、撒泼打诨讨吃福利者。而慰问所带来的获得感,也让这些人甘愿成为“秀”中的配角。这样的“慰问秀”,不仅是在放纵这些人的懒人心态,更是对真正需要被关怀者的不公平,网友认为,这种类型的慰问当刹! 此外,网友们还担心作秀似的慰问容易滋长不正之风,侵害群众的利益。比如,2016年8月,辽宁省纪委通报,营口市西市区得胜街道发明社区副书记路燕妮利用职务便利,以亲属名义冒领100斤米、100斤面、10升豆油等春节扶贫物资合计564.2元。在各种新闻中,我们也不时见到村干部母亲吃低保、逝者吃低保的事件发生,这些事看似虽小,实则很大,让真正身处困境的群众情何以堪?中央纪委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基层纪委要突出工作重点,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加大查处力度,坚决让那些胆敢向扶贫等民生款物和节日慰问金伸手的人付出应有代价。利剑高悬,强力震慑,保民生福祉,此处该有掌声。 而对此持赞成态度的网友则认为:慰问,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给身处困境中的人送去精神抚慰和鼓舞,给予他们社会尊重。一般节日慰问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就业不稳定、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缺乏社会保障、徘徊在贫困线边缘的人,慰问他们,不仅可以送去温暖,也能解决这些人的实际困难,这是好事。 此外,还有网友说,慰问也好,打工工厂给发的福利也罢,即使是最简单的米、面、油,发了总比不发强。即使值不了多少钱,但是礼轻情意重,是增进感情、增进交流联系的一种方式。 其实仔细想一想,赞成也好,反对也罢,真正交集的关注点,在于这样的活动,能不能给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和温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需要大政方针的制定执行,也需要地方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民生关切。节日慰问,做的好了不仅能给困难群众带去温暖,还能构建联系的桥梁,形成干群互动的好局面,促进实际问题的了解和解决,加快全面小康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