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五角枫保护器。 五岔沟林业局防扑火专业队。 科右中旗欧李基地。 野生保护动物——梅花鹿。 打造绿色家园。 突泉县乡村公路两侧绿化。 科右前旗政府广场绿化。 五岔沟黑木耳培育基地。 乌兰河湿地保护区。 突泉县林果业基地。 突泉县林果业基地。 归流河两岸园林风光。 毕力格 摄 2018年,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可圈可点:阿尔山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国气候生态市,也是自治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乌兰浩特洮儿河景区荣获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乌兰浩特城区空气优良天数占比稳定在90%以上。 绿色是兴安盟发展的底色和招牌,生态是兴安盟最大的潜力和优势。金山银山诚宝贵,绿水青山更无价。基于此,近年来,兴安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放大生态优势,把重点区域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抓手,把生态脱贫、兴林富民作为造福人民的福祉,让青山绿水造福于兴安人民。 典型引路建设绿色兴安 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是内蒙古东部区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也是内蒙古革命的红色发源地。沿203省道北上或南下,进入兴安村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旁巨幅红旗造型的标语牌,标语牌上面写着12个大字:相约绿色兴安博览红色经典。短短12个字道出了兴安村两大特色: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绿色生态也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过去的兴安村一片荒山秃岭,雨季到来,山洪冲击村庄,并夹杂着淤沙破坏农田,农民苦不堪言。如今走进兴安村,满眼望去是“田成方,树成网,绿色植被满山冈”。二十多年来,兴安村党支部始终把生态环境改善主抓在手,争取到了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项目,持续不断地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大汇战,让兴安村2.5万亩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村集体林业资产超千万,改变了生态环境,营造了绿色银行,增加了村民收入,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站在突泉县学田乡永平村小流域治理的山坡上,万亩柠条林颇为壮观,到了夏季,满眼的绿色,引人驻足流连。2000年以来,突泉县委、政府在领导全县治理小流域过程中肯下硬功,全县治理小流域63个,造林41万亩,总投资近1亿元,让“水不下山、土不出川”变为现实。 这只是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兴安盟,绿色已经成为发展的主基调。自2000年以来,兴安盟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946.64万亩,年均造林面积达64.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10.94万亩、飞播造林10.63万亩、封山育林225.07万亩。 绿色是兴安盟发展的优势,更是一张主打的品牌。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北疆生态绿色长廊工程”建设成果,改善全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建设质量,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兴安盟从2013年正式启动实施了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经5年的不懈努力,全盟共完成建设任务120余万亩,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亿元,围绕着城镇及周边、公路两侧、厂矿园区、村屯,集中打造了一批造林绿化的精品和亮点工程。 兴林富民引领绿色发展 俗话说,栽树十年,强过种田。兴安盟委、行署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化,提出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并于2014年出台了《全盟百万亩特色经济林发展规划2014-2020》。目前,兴安盟以沙果、123小苹果为主的果树经济林已达49万余亩,完成山杏经济林改造面积40万亩。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既产生了生态效益,又有效拉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曾经,科右前旗俄体镇白音村因地薄,一亩地收入不足300元,村民收入增长缓慢。自从这个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带领村民连年栽植林果,如今全村林果栽植面积达到了3393.7亩,人均2亩果,人均林果产业收益1000余元。俄体镇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恒佳果干厂,年可加工林果近2万吨,转移当地劳动力200余人,人均收入5000元,全产业链条的形成带动了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科右前旗林果栽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8万亩。“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小林果在经济发展中扛起发展大旗,全旗229个嘎查村有152个村庄栽种果树,占全旗村庄总数的66%,已有4家有实力的公司在此投资建厂、建基地,有1000多户农民依托林果走上了致富路,林果产业已发展成为集林果观光、旅游采摘、线下体验线上销售为一体的持续增收产业。 科右中旗引资企业——内蒙古金格乐公司5000亩欧李栽植基地已全面建成,公司采用“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既降低了农牧民投资风险增加了收入,又逆向拉动了科尔沁沙地治理的进程,可谓一举多得;科右中旗两支箭林场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对柠条资源进行科学的平茬复壮,利用采伐剩余物生产生物质颗粒,现已形成了年产3万吨生物质燃料和饲料的生产能力,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林场带来经济收入30万元,安排就业岗位20余个,促进了林场集体经济发展和林场社会和谐稳定。 除特色经济林产业外,兴安盟林业系统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形成了育苗面积达3.3875万亩,年产苗木3.7亿株的规模,促进了林业职工增收。五岔沟和白狼林业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育苗面积迅速增加,成为生产、销售针叶树苗木集散地;利用系统内自然保护区、湿地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直接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五岔沟为代表的北部林区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利用中幼林抚育的剩余物等为主要原料开发有机食用菌培育产业,现已形成了年培育黑木耳500万棒,产量35万斤的生产能力,可创产值1000万元。在阿尔山市启动了以野生草本植物为培养基的食用菌研发工作,获得了成功。另外,梅花鹿、森林猪、林蛙、狍子、冷水鱼等野生动物人工驯养项目,也成了林业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生态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为助推林业生态扶贫步伐,兴安盟委、行署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推进全盟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8年,全盟完成果树栽植面积6.67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栽植面积0.53万亩。完成果树育苗面积920亩,完成果品保鲜库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培育和引进果品加工企业8家,发展规范化林果示范合作社37家,建成林果示范村12个、规模化林果示范基地11个,发展林果科技示范户275户。 突泉县以本土企业内蒙古宝润红酒公司为依托,通过“企业投资+扶贫贷款”“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在九龙乡长春岭村发展葡萄种植基地1335亩。企业通过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苗木、技术和果品回收的方式,减轻贫困户负担。2017年,该公司还在贫困户自愿的基础上,向441户贫困户借贷1323万元,每户3万元,按本金10%进行分红,全年兑现贫困户分红132.3万元;2018年,向60户贫困户借贷300万元,每户5万元,每户可参与分红3000元。目前,该项目已实现“一带三”的目标,即通过发展一个果树经济林项目,带动增强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2018年,科右中旗在南部地区实施了1万亩飞播造林。中宣部结合全旗生态现状,积极协调阿里巴巴集团帮助实施沙地治理、生态修复项目。在中宣部的协调下,中国绿化基金会计划造林2.85万亩(柠条2万亩、沙棘8500亩),中宣部计划种植沙棘1500亩。目前,造林地块已全部落实,正在签订征用土地造林协议书,施工前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此项计划涉及6个苏木镇、3个国有林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补助及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优先聘用710名贫困人员作为生态护林员,每人年工资1万元。通过生态建设助推脱贫,将营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项目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双倾斜,投入劳务资金1500余万元,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增加贫困户劳务收入。 2019年,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更大,相信未来的兴安盟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构建成内蒙古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兴安盟林业局提供)(武颖杰阿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