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化 教育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旅游 娱乐 体育 质监 交通 法治 能源 农牧 生态 食药 健康

自然生态

政策法规 环境监察 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 绿色企业 气候变化 光荣榜 绿色生活 曝光台 生态印象 自然生态

根治荒漠化开出“中国药方”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16
摘要:制图:张芳曼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寇江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为根治荒漠化地球癌症开

  制图:张芳曼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寇江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为根治荒漠化“地球癌症”开出了“中国药方”。

  张永利表示,“中国药方”概括起来就是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据介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今年9月上中旬将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大会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主要任务是围绕联合国确立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讨论一系列重大政策性议题,各缔约国提出本国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国家自愿目标和行动计划。

  为实现“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将从两方面采取行动:继续做好本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加强沙区、荒漠化地区原生植被严格保护,抓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落实封禁保护政策,提高沙区公益林补助标准,建立和完善荒漠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利用3年时间把纳入规划的1700万亩严重沙化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突出科学治沙,不断提高防沙治沙的科学水平。

  认真开展防治荒漠化履约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加强信息交流与经验共享。经过培训示范推动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和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防沙治沙,扩大国际合作,共享经验。

  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减少”,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双减轻”,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

  不过我国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

责任编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