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新闻 教育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生态 娱乐 体育 质监 交通 法治 能源 农牧 食药 健康 时尚

资讯

政策法规 环境监察 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 绿色企业 气候变化 自然生态 光荣榜 绿色生活 曝光台 生态印象

奏响美丽暖城精彩乐章 ——2024年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纪实

来源: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user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17
摘要:2024年,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全市人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共同谱写了一篇美丽暖城建设的优美乐章,现邀您共同回顾这些精彩时刻。 一、抓好主旋律,打造美丽内蒙古先行区样板 海虽阔,扬帆起,终达彼岸。2024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开新

  

  2024年,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全市人民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共同谱写了一篇美丽暖城建设的优美乐章,现邀您共同回顾这些精彩时刻。

  一、抓好“主旋律”,打造美丽内蒙古先行区样板

  海虽阔,扬帆起,终达彼岸。2024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开新局、谱新篇的重要一年,3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实施意见》,赋予鄂尔多斯市建设美丽内蒙古的新时代使命。4月19日,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科学谋划美丽暖城建设。4月9日,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暖城”建设实施方案》,确定36项建设指标和29项重大工程(项目包),计划投资超千亿元。全年完成美丽暖城建设重点工作任务206项,长期坚持按时序推进16项,持续擦亮生态底色,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2%(剔除沙尘天气影响),连续十一年没有发生重污染天气,2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城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从2020年的37.45%大幅提升至目前的71.21%。

  二、把握“总基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安排部署年度污染防治攻坚任务1307项,持续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更优成效。蓝天保卫战方面,积极构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体系,643个粉状物料堆场均实现全封闭管理,铁合金、焦化、水泥、电解铝行业全部达到国家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电力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碧水保卫战方面,全域排查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档案全覆盖,纳入整治范畴的113个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乌兰木伦河继无定河后成为鄂尔多斯市第2个入选全国美丽河湖的优秀案例。净土保卫战方面,81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实现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全覆盖,累计完成461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2%,提前超额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下达的“十四五”32%的指标。久久攻坚,方得始终,鄂尔多斯市在2023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排名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在2023年度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获得“三盟市”第一名,蒙西、棋盘井工业园区分别获“六园区”考核第一名和第二名。

  二、传播“好声音”,美丽暖城生态形象备受瞩目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形成一系列绿色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关注,通过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策划,用纪录片的方式将鄂尔多斯的“好声音”传遍大江南北。

  4月15日至19日,《行进中的美丽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第5集《全球之约》中,完美展示了荒漠化防治的“库布其答卷”,体现了我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的魄力与智慧。

  11月14日至2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届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大型纪录片《全球冷暖中国之道》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把鄂尔多斯的绿色转型发展放到了全国大局中,从国家层面、央视视角进行了细致解读,生动展现传统产业如何绿色转型,从“羊煤土气”到“风光氢储车”的历史性转变。

  11月29日,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市委常委、秘书长额登毕力格、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受邀参加会议,吉日木图副市长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分论坛上进行主题发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之中。其中,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志愿者乌力吉德力格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代表,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2024年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

  三、唱响“最高音”,美丽暖城绿色品牌享誉全球

  3月23日,成功举办全球最大的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中国区主场城市活动,获得国内外5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总曝光量突破30亿次。

  2024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哥伦比亚卡利市举行,鄂尔多斯市成功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市生态环境局代表鄂尔多斯市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鄂尔多斯市在荒漠化防治和珍稀动植物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此外,还与法国巴黎、美国西雅图、德国柏林等国际知名城市共同被评选为“自然城市”。

  10月7日-9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16位外方委员和高级顾问在鄂尔多斯市调研,

  四、奏响“进行曲”,严格开展生态环境执法检查

  开展“雷霆斩污”百日攻坚、清废行动、打击第三方环保机构弄虚作假等多次专项行动,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71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550个。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内蒙古自治区推选参评全国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岗位技能实战比武活动中荣获集体二等奖,3名执法人员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全年受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440件,全部按时限办结,有效维护了群众生态环境利益。建设生态环境智能化监测监管系统,构建“一张网、一个中心、N个应用”的一屏全览、一键触达式的智能环境治理体系。在232家重点排污单位和88家非重点排污单位的排口安装1300余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企业污染排放情况。在723家重点排污单位和水源地、自然保护区设置监控点2024个,为非现场执法提供了强大支撑。深化“五基”协同大气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和环保管家服务应用,逐步推广延伸成功经验,在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建立智慧监管平台,有力支撑了空气质量改善。

  五、按下“快进键”,加快建设国家级示范试点

  全面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家试点、示范,不断在生态环境领域探索创新,提升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斐然,研发上线全国首个工业固体废物特征属性数据库,推动80个工业固废利用项目建成达产,完成投资112.84亿元,205个“无废细胞”遍地开花。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圆满收官,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技术、工程模式,在年度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初具规模,伊旗、乌审旗等地煤矿、化工厂已全面实施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初步形成煤化工高盐水、矿井水循环利用模式。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突破创新,探索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监测设备,为全国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国家噪声污染防治试点顺利完结,康巴什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全部完成,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提升环境噪声管理水平。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全面启程,立足“煤炭+”资源禀赋和能源化工等产业特点,聚焦能源、工业、交通、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

  10月1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达拉特旗入选,将基于产业结构布局、污染源特征、人群暴露、环境健康风险水平,探索完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与现有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推动“环境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成功申报国家级恩格贝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12月13日由生态环境部正式批复命名。

  六、紧跟“指挥棒”,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7月22日至8月15日,圆满保障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鄂尔多斯市的各项工作,提供2000余份调阅资料、办理278件群众信访举报案件、配合检查260个现场点位。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决扛起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推动整改工作成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5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5项(提前完成2025年任务2项)。整改质效持续提升,“棋盘井区域违法取水用水问题突出”典型案例整改成效在人民网和自治区级以上主流媒体平台相继刊播,“双欣电力违规取水”问题整改被自治区选作整改正面典型。

  2021年至2023年国家、自治区黄河流域警示片共指出的2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8项,其中“神华金烽寸草塔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复垦落实不力”问题整改成效,被选作2023年国家黄河流域警示片正面典型。

  七、做好“暖心人”,提升“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2月23日,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生态环境局荣获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1名工作人员荣获优化营商环境优秀个人。在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城市生态环境”指标连续4年排名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创新性实施生态环境轻微违法首违不罚,荣获鄂尔多斯市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创新案例。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3件,为企业减免罚款300余万元,正面引导企业守法经营,绿色发展。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对1059家排污单位和135家第三方生态环境服务机构进行信用评价,评价为近年涵盖企业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将172家信用评价A级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污染源动态监管被抽查到的企业,原则上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全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暖城·暖企专项行动,向企业发放生态环境政策包,选派技术骨干进行现场指导帮扶,帮助企业排查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受到服务对象一致好评。

  九、倾心“大合唱”,助力国家自治区开展各项工作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广袤舞台上,鄂尔多斯市始终积极地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以先锋模范之姿,主动协助生态环境部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成功举办各类精彩活动与会议,收获的一封封感谢信,似璀璨勋章,闪耀着卓越成就之光。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链条管理、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以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方面,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有效处置利用固体废弃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如同坚实的基石,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稳步前行。还主动选派精兵强将全身心投入到国家检查帮扶。执法骨干们在生态环保督察与空气质量帮扶工作中,以高度责任感与专业精神,展现卓越能力和坚韧毅力,9 人获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协调局发函表扬,3 人荣获生态环境部执法局 “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人员” 称号,堪称楷模。精心选派23名工作人员协助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论坛成功举办,他们穿梭在论坛的各个角落,协助完成论坛策划、热情接待嘉宾、耐心提供咨询引导、周到进行协调保障等各项任务,确保了论坛的圆满成功。3名工作人员协助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完成全区2023年度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复审。鄂尔多斯市以实际行动,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诠释责任担当,如中流砥柱,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高质量发展,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奉献之歌。

  十、迎来“八方客”,同心共话生态文明思想

  5月16日,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联合沿黄9省(区)和13个重点城市,在鄂尔多斯市召开2024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形势会商与协调监管工作调度会,推动形成“1+9”黄河共管共治良好局面。

  7月23日至26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现场会在鄂尔多斯市举办,省(市、区)生态环境厅和21个试验区所在地市生态环境局代表共100余人参加,现场观摩试验区建设成效,学习典型经验做法,深刻感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8月28日至30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现场会在鄂尔多斯市举办,各省(市、区)和列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121个城市和地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员共160余人参加,深入了解大宗固体废物治理、“无废细胞”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暖城“无废”模式向全国推广。来自五湖四海的领导和嘉宾在这里感受到了“暖城”的温度,纷纷“点赞”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人凝心聚力、精诚团结的卓越风采。

责任编辑:user

上一篇:水污染防治将健全流域生态管理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