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湖北武汉一家物流公司的快递小哥,发现他负责的某小区一位老人近期不断签收货到付款快递。这些快递都是价值数千元的老人用保健品。快递小哥怀疑这位老人上了当,于是在老人最近签收一单7800元的保健品时,他并没有在快递系统中上传老人已收货的信息,以防钱款被转走,同时通过小区保安联系到老人家人。家人经过查证,发现这种保健品为“三无”产品,确认老人受骗,快递员将钱退还老人并将保健品退回。 这个案例至少传达出两个信息:老人轻易上当,说明保健品市场很乱,骗子太多;而识骗防骗之事竟由快递小哥“越俎代庖”,说明保健品市场监管不到位,治乱不力。 事实上,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已经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到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5%。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老人产品市场,而基于老人对健康的渴求,老年人保健品将占据很大份额。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经卫生、食药等部门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多达9900种,地方各级部门批准的各种“食字号”“健字号”“监字号”“监健字号”等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达5万种之多,每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 然而,市场需求大,赚钱机会多,就会引来投机者。近几年保健品市场火热,多是那些投机者炒起来的。人们看到,这个市场炒作概念、卖弄噱头、夸大宣传的现象十分普遍,真正花成本、下功夫搞研发的企业很少。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产品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获利。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显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非法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分。特别是减肥类保健食品,就多有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药物的情况。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现象,有相当比例的保健食品为假冒产品。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而这个消费群体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被忽悠。有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中有21.9%的人平常会服用保健品,而且近7成服用者的保健品是自己购买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老人自己购买保健品,就给了骗子机会。当然,为了能够做到财源不断,企业商家也都会很小心,其保健品基本都是“不求有益但求无害”,最起码不能吃死人。至于怎么推销宣传,就看各自的忽悠手段了。有人根据各地警方查获的案例,总结出保健品市场领域存在的9大典型骗局:“专家”义诊免费讲座,大肆宣传产品疗效,产品“包治百病”,慢性病也能治愈,打“进口”“专利”“高科技”牌,组织“免费”体检、旅游,“陪聊”搞感情促销,买保健品能发财,以小利引诱、骗大钱走人。 而“不能吃死人”的所谓底线,恰恰点出了我国保健品市场之所以乱的主因。“不能吃死人”,意味着违法风险和成本都不高,而这也是对我国相关法规标准不健全,市场监管不严,对违法行为惩处不重的讽刺性表达。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太低,没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加之审批相对简单,故而大量的非专业化企业涌入保健食品行业,给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造成很大困难。另外,我国政府对保健品的管理体制“重审批,轻监管”,且监管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容易导致“见利都上、遇责都躲”的情况,加之现行法规对违规商家处罚过低,不足以对其产生威慑作用,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保健产品本身或许真的“吃不死人”,但从保健品市场之乱所带来的社会恶性后果看,其危害之大,或甚于吃死人。日前有媒体报道,浙江一位老太太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吃药,3年时间把所有积蓄(32万元)都花在保健品上。不但病情没有好转,最终不幸死在保健品公司组织的一次活动过程中。而另有报道称,江苏南京一位老大爷购买保健品发现上当,多次退货遇阻,于是拎刀到保健品公司乱砍,险些闹出人命。 显然,治理保健品市场之乱并非小事,而是关乎人命和社会安定的大事。而要从根本上治乱,当然不能只靠快递小哥这样的群众发现抵制及老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而是要靠监管发力。因此,必须把“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贯穿始终,改变当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下决心建立保健品市场监管新机制,完善日常监管和长效监管,主动出击维护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