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举重馆里则是一片火热的训练气氛。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应对国际举联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举重队迎来全新挑战。目前全队都在努力适应级别的新变化,针对新的奥运积分制度调整训练节奏。经历了一次振奋士气的世锦赛之旅,中国举重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信心百倍,力争在冬训中实现实力的进一步增长。 备战奥运竞争激烈 东京奥运周期,举重选手想要站上奥运会舞台需要个人获取足够的奥运积分。世锦赛结束后,留给选手们争取资格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半年为周期,每个阶段运动员都要至少参加两项赛事,且比赛级别都有严格要求,最终取每个阶段的最好成绩以及除上述3个成绩外的最好成绩来计算积分。 “新的积分政策给运动员带来更大挑战。”中国男队总教练于杰表示,“以前是以大赛为一个大周期,运动员甚至可以用一年时间来调整状态。但是现在是小周期,半年就是一个节点,我们的训练模式和手段都要发生变化,要加快节奏、加大强度。这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状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他们一直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而且不能受伤。”于杰认为,这样的改变会大幅度减少“黑马”的出现,也能时刻观察对手的情况。 另外,中国队最多只能在东京奥运会拥有男、女各4个参赛名额,比里约奥运会时减少2个。“名额的减少也让队内的竞争气氛更浓。”于杰说,“无论是各个级别之间,还是同级别之间竞争都更加激烈。” 冬训开始后,国家队采取了男、女队集中训练的新尝试。以前男队和女队分别在训练馆的两侧,如今集中在一侧,训练氛围也有了提升。“大家互相加油、鼓劲,训练气氛特别好。”中国女队总教练张国政笑着说。 级别调整适应良好 今年7月,国际举联公布了最新的级别设置。此前奥运会男子举重的级别为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77公斤级、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调整之后变为61公斤级、67公斤级、73公斤级、81公斤级、96公斤级、109公斤级和109公斤以上级。女子举重则从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9公斤级、75公斤级和75公斤以上级调整为49公斤级、55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6公斤级、87公斤级和87公斤以上级。中国男、女队都有优势级别被取消,而更大的挑战则是大多数队员要及时选择新的级别进行训练。 中国举重队结合队员的自身情况和对手水平,为大家选择了新的级别。从世锦赛的成绩看,中国队大多数队员对新级别适应良好。 为了帮助队员科学合理地调整体重,中国举重队还聘请了北医三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3位专家组成体重管理团队。原85公斤级运动员田涛在这次级别调整中连升两个级别,挑战96公斤级,在体重管理团队的帮助下,4个月成功实现11公斤的跨越,而体脂率只增加了0.7%左右。 “田涛自身能力很强。以前他本身体重就有90公斤左右,参加85公斤级要降体重,反而让他的能力受到了制约。升级到96公斤,他的能力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于杰介绍,在世锦赛上,田涛的抓举比自己之前比赛的最好成绩提高了4公斤,挺举则提高了6公斤。 但是,大多数队员在增体重的过程中还是经历了困难。获得世锦赛女子71公斤级3枚金牌的张旺丽就在向76公斤级过渡,毕竟71公斤级不是奥运级别。张旺丽坦言:“增体重比降体重更难,但我会努力,一定把体重长上去!” 张国政也表示,队员们未来在增加体重的基础上,还是要把自身实力提上去,“体重不能靠吃上去,一定是靠练厚实增长上去的,我们会一步步走好过程。” 保障团队继续扩大 除了新加入的体重管理团队,中国举重队在东京奥运周期的保障团队还有所扩大。医疗团队达到了15人,科研团队中常驻队伍的就有4人。 负责男队的科研人员李清正介绍,科研团队长期负责队员的生理生化监控、营养补充和心理调控。其中每周固定的抽血检测,可以及时监控队员的生理生化指标,掌握他们对训练量的适应情况。 世锦赛期间,老将吕小军的某一项指向疲劳指数的血液化验结果严重超标,科研人员马上提醒运动员和教练员减少训练量,让身体休息,避免因疲劳引发伤病。 “通过观察化验结果,可以观测运动员的状态变化,为他们及时消除疲劳,并随时进行营养品的补充。” 李清正表示,这些数据可以让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当时的身体情况制定最合理的训练计划,从而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员的身体。 人员的增加也伴随着更多设备的到来。冬训开始后,中国举重队新增加了两个微压氧舱,运动员可以在训练后躺进微压氧舱,利用1.3倍的大气压力加快末梢循环和代谢废物的消除,从而减轻疲劳。 据李清正介绍,新增加的下肢脉冲加压空气泵和加压冷疗疲劳消除系统很快会到位,将用于运动员快速消除疲劳。同时,技战术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系统也将进行安装。数个摄像头会捕捉运动员的动作细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动作分析,从细节处进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