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0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带着《霹雳贝贝》系列的第二部《霹雳贝贝:乖马时间》归来。听到这个消息,70后、80后有些兴奋,而90后、00后则大部分一脸茫然。毕竟,1988年上映的电影《霹雳贝贝》是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现在的孩子,更熟悉的是《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或者《哆啦A梦》。 2016年的最后一天,《霹雳贝贝:乖马时间》在北京举办新书分享会。小说讲述了30年后,贝贝成为一名宠物医生,娶了儿时伙伴杨薇薇,还有了一个名叫小贝贝的儿子。在乖马手机的发布会上,小贝贝帮助警察抓住了偷手机的小偷;与此同时,贝贝在为一只小狗做手术时,从狗肚子里取出了奇怪的东西——乖马球。阴谋败露的乖马公司董事长,不仅绑架了贝贝和小贝贝,还企图通过乖马球,让被控制的科学家们自杀,以此掩盖自己的罪行…… “谁统治了手机,谁就统治了世界。”张之路在书中写道。这样的设定并不算新鲜,类似桥段在电影《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中也有过呈现。张之路觉得,“科学技术和惊险情节都是包装,小说还是想传达人与人的感情”。 张之路回忆,30年前的原著小说最开始叫《带电的孩子》,导演宋崇一听故事梗概就决定要拍电影,还建议,“我们时髦点儿好不好”,于是电影改名为《霹雳贝贝》,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片。电影上映后,风靡一时。很多出版社希望张之路写续集,让贝贝停留在这个年龄,经历各种超自然的奇遇。但在张之路心中,贝贝一直在成长,他想写贝贝长大后,工作、成家、生子。 张之路说:“贝贝出生的时候,是独生子女政策开始执行的时候,贝贝不光是带电,还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代表。现在,每个家庭可以生两个孩子了,但我知道所有人的成长中都会出现坎坷和困难。我把我的担忧、我的期望和我的理想都寄托在贝贝的成长之中。” 在电影中饰演贝贝的张京,也来到新书分享会的现场。他戴着一双红手套,好像自己会发电的样子……3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男孩已为人父,回忆当时拍完电影,小朋友们都喜欢问他,你真的带电吗;自己也不断练习搓手的动作,觉得搓到一定程度就能发电,而且人生理想也一度是生产电池、开发电厂。 而当时的大人们喜欢问张京两个问题,一是怎么选上你演的,二是挣了多少钱。“真没挣多少钱。”张京笑着说。《霹雳贝贝》的全部制作经费仅47万元人民币,因陋就简,电影中的飞碟其实就是一个大锅盖;而同时期美国科幻电影《E.T.》的制片成本约1000万美元。现在,中国电影的制作经费纷纷赶超美国大片,但有时候,电影质量和制作经费的关系并不成正比。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新版《霹雳贝贝》特邀德国插画家迪尔克·斯坦雪佛绘制封面和插图。他说:“这个故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个同样充满幻想的小男孩儿,一直希望能拥有强大的神秘力量。” 来参加新书分享会的多是亲子档,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父母小时候是《霹雳贝贝》的粉丝,现在把续集交到了孩子手里。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在与时俱进,当一个孩子被问到最想拥有什么超能力时,他大声回答:“想有净化空气的能力,除霾!”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科学与情怀都很重要。”张之路说。有一次作讲座,他问台下的孩子,如果去超市买勺子,一共有7把,你买了6把,剩下的一把会不会孤单?“最初我的设定是把勺子当成有情感的,所以剩下一把会孤单;结果孩子告诉我,不会,因为还有锅和盆陪着呢。我以为我已经很有情怀了,没想到孩子更有想象力,千万不要低估他们。”(蒋肖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