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当研究员,试种增收种子。怀柔庙城学校有10亩科技园,依托这里,学校打造了农业课堂。在教授传统农耕文化、农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发展,现如今,农业课堂变成了种子的“试验田”。什么种子产量高、适合什么样子土壤,农业课堂为当地乃至周边区的庄稼把式搞起了试验。 1996年,学校在市区科协的支持下建起10亩少年科技园,这在当时也是京郊唯一一所农村少年科技园,依托科技园,学校开始打造农业课堂。起初,老师在学生参与种植、收获的过程中,讲授农业常识、传播农耕技术、倡导珍惜劳动等,20多年过去了,农业课堂也逐步走向高端化,目前,这里有热带植物温室一座、蔬菜日光温室大棚两座,农作物种植区和果树种植区各一块儿。设置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实验室、组培室、创新工作室等,拥有无土栽培试验设备一套等专业仪器。科技含量上来了,先进设备进来了,“试验田”里的作物也多起来了。这些年,科技园引进试验种植了贵妃柿、无籽梨、木瓜、枇杷等近百种农、林、菜新品种,还试验种植了太空种子。 试验种子,一看能不能长,二看长得咋样,三看适合什么样环境,四看需要什么样的栽培技术。2009年,张杂谷5号谷子试种成功,学校给北京农学会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科研报告,为下一步因地制宜推广提供了翔实资料。“张杂谷5号谷子抗旱、耐低温、产量高,是谷类作物的优质品种,价格也不低,但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种。这种谷子对‘地力’也就是土壤养分含量要求比较高。这么一试验,什么地方能种,什么地方不适合就清楚了,避免了农民花钱买好种子但不见产量的问题。”学校科技负责人汪树军说。 在试验成功张杂谷5号谷子之后,学校又于2011年、2013年试验成功了矮化柚、世纪无籽梨,不仅在怀柔庙城、桥梓等镇乡推广,还在平谷、顺义、昌平、密云、延庆等郊区广泛种植。今年,针对北部山区特点,又在气候、土壤等不同条件开始试验四个不同品种的红薯,目前已经取得成功。汪树军介绍,这四个红薯品种,耐低温、抗涝、抗虫,产量高,富含人体需要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希望这些品种早日推广,尽快惠及山区农民。(记者 王可心 通讯员 钟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