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北京演出市场捷报频传,2016年票房突破17亿元,观众达1070余万人次,精品佳作层出不穷。 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创新理念,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设艺术基金、建剧目排练中心、推剧院运营平台,三大举措介入艺术创作全程。经过一年的实践,效果显著,推出了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形式创新、市场运营亮点突出的优秀文艺作品。不仅涌现了制作精良、艺术水准高的“大戏”,也出现了特色鲜明、口碑好的“小戏”,首都文艺舞台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评剧《母亲》剧照 光明图片 设艺术基金,推动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 2016年,首都舞台硕果累累,14家北京市属院团及国家大剧院,新创剧目23台,复排剧目18台。其中评剧《母亲》获第11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获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话剧《北京法源寺》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促进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北京义不容辞。面对首都舞台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创作局面,北京创新艺术生产引导和财政投入方式,于2015年年底设立了以“出人、出戏、出精品”为目标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扎扎实实抓创作规划、抓创作进度、抓创作质量,精准推动艺术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据了解,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覆盖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以及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尤其重视对“舞台艺术创作”原创项目的支持,其中资助原创性大型舞台剧和作品33个,资助资金4421万元。像昆曲《飞夺泸定桥》、评剧《藏地彩虹》、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京剧《大钊先生》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传统文化题材、京味文化题材的原创作品,都获得了资助,为艺术创作树立了风向标。 据统计,仅2016年就有500个项目申报艺术基金,其中97个项目获得了基金资助,投入基金8361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8431.9万元,大大激发了艺术创作的活力。 建剧目排练中心,打造“戏剧界的横店” 作为全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演艺之都,北京全年演出2.1万场,日均演出70场。虽然北京有文艺院团685家,但90%以上为民营院团,大多缺场地,缺资金,陷入“排戏难、排戏贵”的困境。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改变过去直接投入到特定院团、特定剧目的扶持方式,建立全国首个公益性剧目排练服务平台——北京剧目排练中心,以政府租赁的方式,低价提供给在京文艺院团,探索从剧目扶持向创作生产扶持之路。 排练中心共有专业性、多功能排练场地19个,基本满足多种剧目的排练需求。低廉的租金、专业化的服务,吸引了众多文艺院团汇聚于此,运营仅一年,就有181家院团、218个剧目进驻,207个剧目成功演出,被业界称为“戏剧界的横店”。许多优秀剧目在这里排练后,走上国内国际舞台,推动了文化“走出去”,也增强了北京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 推剧院运营平台,剧团和剧场完美对接 1月7日,在郊区大兴剧院,北京京剧院送戏下乡,精彩的演出令观众大饱眼福。据统计,2016年,北京演出超过200场的场馆有42家,超过100场的场馆达83家,这无疑得益于北京剧院运营平台。 为此北京市文化局整合首都文艺资源,推出集院团、剧场、观众三方受益的“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年采购200个演出场次,以零场租或低场租提供给优秀剧目。这种舞台艺术扶持方式的创新,直接促进院团与剧场的对接,让院团有地方演戏、剧场有戏可演。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表示,2017年,北京还将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的方式,对演艺生产各环节进行更加精准的支持,激发各类文艺院团创作发展活力,探索出首都演艺事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实践证明,繁荣文艺舞台的“北京样本”,是北京市从实际出发,在盘活文化资源、服务剧目创作、丰富舞台艺术等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实践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