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馨
螺旋藻产业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一个支柱产业,世界上第一个低温型螺旋藻种就产自鄂托克旗碱湖。2012年,鄂托克旗国家级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近年来,内蒙古乌海检验检疫局通过与园区管委会共管共治,认真做好示范区后续监管和服务工作,全力以赴推动示范区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螺旋藻产值、出口量、加工水平的大幅提升。目前,该示范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螺旋藻出口基地,螺旋藻行业全国首家省部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
作为出口示范区的主要职能部门,乌海局关注示范区的发展趋势,加强行业引导,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提高工作效能:一是提供政策支持服务,积极支持品牌建设、出口企业体系建设、普惠及优惠制宣传,使各出口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优惠政策。二是转变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分类管理的推行有效地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效能,降低了企业出口成本,为出口企业解决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三是为示范区内出口企业提供便利增益服务,定期深入企业,定制改进措施,设置专门的报检、咨询人员,积极申报绿色通道,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出口通道。
在乌海局与螺旋藻产业园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示范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并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螺旋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动作用明显:一是企业产能大幅度增长。乌海局利用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帮扶示范区不断加强体系建设,及时向园区企业发布产品抽检信息和风险预警信息,参与研判螺旋藻质量安全风险,编制《鄂托克旗螺旋藻产品风险分析报告》,扎实开展螺旋藻产品风险监控工作,增强了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园区企业产能得到大幅度增长。出口量由2012年的526吨增加为2015年的1402吨,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且出口产品从未发生因产品质量而造成的贸易纠纷及国内外通报。二是构筑企业诚信基石,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乌海局通过不断引导出口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与各出口企业签定“诚信承诺书”等方式,促使各出口企业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2012年,示范区有螺旋藻企业26家,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的仅有6家。乌海局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不断发挥示范企业带动作用,园区内企业积极提升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控制,实现了示范区内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的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备案企业增加到18家,出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提升企业生产能力,扩大国际知名度。示范区积极拓展科研项目,延长螺旋藻加工产业链条,提升园区企业深加工能力,研发螺旋藻新品种,新增雨生红球藻、盐藻、小球藻三个优质品种,营养丰富,并且有着每吨近百万元的高货值,市场前景广阔。乌海局积极配合当地管委会宣传示范区建设成果,对外知名度逐步显现。
随着示范区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螺旋藻及上下游产业增加当地农牧民就业岗位约5000个,促进了农牧民就业结构转化,当地农牧民就业,社会效益明显。其社会作用和社会效益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中国国门时报》
|